适兴相携步晚凉,琳宫因得纵徜徉。
月翻杨柳尽头影,风擢芙蓉闹处香。
纵论从来难得友,清游似此喜逢场。
石栏坐久笑分袂,无酒浑疑在醉乡。

【注释】

天庆观:道教宫观,位于今江苏南京市。

适兴相携步晚凉:适意畅怀,携手同行,在凉爽的晚上散步。适,适合。携,携带。步晚凉,漫步于清凉的夜晚。

琳宫:美玉雕饰的宫殿。琳,美玉。因得纵徜徉:得以放纵地游赏。得,得到。纵,放纵。徜徉,闲逛。

月翻杨柳尽头影:皎洁的月亮倒映在杨柳树梢的尽头。月翻,月映。杨柳,柳条。尽头,尽头处,指树梢最远的一端。

风擢芙蓉闹处香:微风吹过荷花盛开的地方,散发出阵阵香味。擢,拔起。芙蓉,荷花。闹,热闹。

清游似此喜逢场:这样的幽静美好的游玩,真让人高兴能遇到这样的情景。清,幽静;好,美好;逢,遇到;场,场所。

石栏坐久笑分袂:坐在石栏杆上,坐久了笑着和朋友们告别。石栏,石栏杆。分袂,离别。

无酒浑疑在醉乡:没有酒喝却似乎在醉乡中。浑,全。疑,好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南京天庆观时写的,诗人与二三友游天庆观,适兴相携步晚凉,琳宫因得纵徜徉,月翻杨柳尽头影,风擢芙蓉闹处香,清游似此喜逢场,石栏坐久笑分袂,无酒浑疑在醉乡。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诗人游览天庆观时的所见所闻。“适兴相携步晚凉,琳宫因得纵徜徉。”“适兴”,兴致正好,心情舒畅。“相携”,相互搀扶,一起走。“步晚凉”,漫步在清凉的夜晚。“琳宫”,美玉雕饰的宫殿。“因得纵徜徉”,得以放纵地游赏。

第二句“月翻杨柳尽头影,风擢芙蓉闹处香。”诗人描写了天庆观周围的美景。“月翻杨柳尽头影”,皎洁的月亮倒映在杨柳树梢的尽头。“风擢芙蓉闹处香”,微风吹过荷花盛开的地方,散发出阵阵香味。

第三、四两句“纵论从来难得友,清游似此喜逢场。”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诗人和朋友纵论古今,谈论友情之难,而这次清游却像遇到了一个知己一样,感到十分喜悦。

最后两句“石栏坐久笑分袂,无酒浑疑在醉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和朋友在石栏杆上坐了很久很久,直到笑着说着要分别,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诗人感叹没有酒喝却像是喝醉了一样。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天庆观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展现了他对友情和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