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联镳归,得得招提宿。
晚渡沧江口,路入青山曲。
突兀忽在眼,一洗奔驰俗。
然灯遽呼酒,僧留供野蔌。
林高上明月,谈声响空谷。
坐久夜益深,同来或鼾熟。
明朝返城郭,此兴真可录。
宿董山寺
送客联镳归,得得招提宿。
晚渡沧江口,路入青山曲。
突兀忽在眼,一洗奔驰俗。
然灯遽呼酒,僧留供野蔌。
林高上明月,谈声响空谷。
坐久夜益深,同来或鼾熟。
明朝返城郭,此兴真可录。
注释:
- 送客联镳归:送走客人后,一起骑马回家。联镳:并驾,指同行。
- 得得招提宿:在寺庙中住宿。得得:形容车马行进平稳的样子。招提:佛教建筑名,这里指寺庙。
- 晚渡沧江口:傍晚时分渡过沧江。沧江:指沧浪河。
- 路入青山曲:山路弯曲,进入青山之中。
- 突兀忽在眼:突然之间出现在眼前,形容景物突然出现,使人眼前一亮。
- 一洗奔驰俗:彻底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和疲劳。
- 然灯遽呼酒:点燃灯火,急忙叫来美酒。
- 僧留供野蔌:和尚留下一些简单的野菜供应。
- 林高上明月:树林茂密高大,抬头可以看到明亮的月光。
- 谈声响空谷:谈话的声音回荡在空荡的山谷中。
- 坐久夜益深:坐得久了,夜色越来越深。
- 同来或鼾熟:同行的人有的睡着了,鼾声四起。
- 明朝返城郭:明天早晨返回城里。
- 此兴真可录:这种兴致真是值得记录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送客之后,回到董山寺时所作。全诗通过描绘晚渡沧江、入山观景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之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心境变化,从送客时的忙碌到住寺后的悠闲,再到深夜的寂静,最后回归到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