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味西窗稿,经年齿颊清。
细评何物似,碧涧一杯羹。

【解析】

此诗题一作《食芹》,首联“曾味西窗稿”句,“尝”为“曾经”,“尝味”即品尝、品味。诗人在西窗下曾品尝过当年的作品(草稿),如今年岁已高,牙齿脱落,咀嚼起来,觉得齿颊间清爽可口,回味悠长。颔联“细评何物似”,诗人细细品评,认为当年作品的韵味很像碧涧之水沏成的一杯羹汤,清甜爽口,沁人心脾。颈联“细评”二字承上启下,承接上句“细评”之意,进一步写其对当年作品的品味。尾联“细评”是作者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是对读者的评价。作者认为,他当年的草稿,如同碧涧之羹一般清新醇美,值得细细品味。

【答案】

曾味西窗稿,经年齿颊清。①细细品味:曾,曾经。②齿颊:指口中。③细评:细细品味。④碧涧:指山涧之溪水。⑤清:清香、清香爽口。⑥羹:古代一种食品。⑦细评:细细品味,仔细评价。⑧何物似:像什么?

译文:

我曾在西窗下品尝过当年的作品(草稿),如今年岁已高,咀嚼起来,觉得齿颊间清爽可口,回味悠长,就像碧涧之水沏成的一杯羹汤那样清甜爽口。细细品味,仔细评价,我当年的草稿,如同碧涧之羹一般清新醇美,值得细细品味。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之作。诗人以西窗下的旧诗稿为题,回忆自己少年时的创作,并感慨岁月流逝、老去而人未老心仍年轻。全诗用词平实自然,语言质朴无华,却能表达出诗人深厚的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