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汴朝宗地,孤埤只眼前。
谯楼西日淡,戍鼓北风传。
破竹非无计,浇瓜亦自贤。
客愁浑几许,抚剑倚吴天。

诗句如下:

淮汴朝宗地,孤埤只眼前。
谯楼西日淡,戍鼓北风传。
破竹非无计,浇瓜亦自贤。
客愁浑几许,抚剑倚吴天。

注释解析:

  • 淮汴朝宗地,孤埤只眼前:淮河流域和汴河流域都是北宋时期的重要河流,它们在历史上曾多次成为国家的朝拜之地。诗人通过“淮汴朝宗地”这一表述,描绘了这些河流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而“孤埤只眼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状的感慨,即在这样重要的土地上,却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矮墙存在,象征着国家的衰败。
  • 谯楼西日淡,戍鼓北风传:谯楼是古代的一种瞭望建筑,位于高处可以俯瞰四方,这里用来观察敌情。而“西日淡”则形容太阳西沉,天色渐暗,营造出一种傍晚的宁静景象。北风传来的戍鼓声,则是边疆士兵生活的象征,反映了战争的氛围和紧张感。
  • 破竹非无计,浇瓜亦自贤:这句诗中的“破竹”通常比喻事情顺利,但这里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出尽管面对强大的敌人,但并非没有应对之策。同时,“浇瓜亦自贤”意味着即使种瓜也能找到自己的价值,表明诗人即便处于困境之中,也依然能够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 客愁浑几许,抚剑倚吴天:这里的“客愁”指的是诗人自己内心的忧愁,可能源于国家的命运、个人的前途等。而“抚剑倚吴天”中的“吴天”代指江南的天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像英雄一样挺立在这片天空下的决心和勇气。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淮河、汴水等重要地理标志的描述,以及谯楼、戍鼓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特别是“孤埤只眼前”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无奈,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而“破竹非无计,浇瓜亦自贤”则显示了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保持着乐观和自勉的态度。最后两句“客愁浑几许,抚剑倚吴天”则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性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