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殿罗笾豆,修廊振佩环。
帝觞初拜手,仙驭不违颜。
瑞雾浮空下,灵风拂袂还。
定知龙宛宛,千祀拱南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所用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作答。本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借祭龙之典,抒发了对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向往之情。“祭龙”是这首诗的主题,全篇以“祭龙”为线索展开。首联写祭祀场面:广殿上陈列着精美的豆食笾果,修长的廊檐下响起佩玉环佩的清脆声响。颔联描写祭祀时的情景:皇上亲自斟酒,行三献之礼,而龙神则不违其意,欣然降临。颈联写龙降临后所出现的祥瑞之象:云雾缭绕,龙身腾空;微风拂面,犹如龙在挥动衣袖。尾联写龙降临后的祈愿:定知道这龙将永远翱翔于南山之上,永享安宁与福泽。

【答案】

译文:广殿上摆满了祭品,长长的廊柱间响起佩玉环佩的声音。皇上亲自斟酒三献,而龙神则不违其意,欣然降临。

云烟缭绕,龙身腾空,微风拂面,好似龙在挥袖。我深信这龙会永远翱翔于南山之上,永享安宁与福泽。

赏析:“广殿罗笾豆,修廊振佩环。”首句写祭祀场面,用“广”字形容殿宇之广大,突出其规模之宏大;“罗”字写祭器众多。第二句写祭祀过程中的场景,“修廊”指高大宽敞的廊道,“振”指摇动、响动之意。“帝觞初拜手”写皇帝祭祀时的虔诚动作。“仙驭不违颜”,意思是说龙神没有违抗皇帝的意愿。

“瑞雾浮空下,灵风拂袂还。”第三句写龙降临时的景象,“瑞雾”指吉祥之气,“灵风”指祥和之风。“下”指降落。“拂袂”,衣袂飘动。这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龙降临时的景象。

“定知龙宛宛,千祀拱南山。”第四句写龙降临后的祈愿。“宛宛”,即蜿蜒曲折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龙将永远翱翔于南山之上,永享安宁与福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