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曾题竹,寻诗记所临。
缘云俯空旷,扪石探幽深。
倦鸟低平野,蔫花下碧林。
沙头催唤渡,空水远沈沈。
【注释】
步:散步。次韵:诗的一种形式,是诗人根据别人的诗词原韵来写自己的词句,使两首词的字数、平仄和韵律相合。徐南卿:名不详,作者的朋友。山寺曾题竹:指在山上寺庙中题写的竹子画。寻诗:寻找诗作。记:字据,记录。缘云:攀援而上至山顶或高处。俯空:仰视天空。扪石:用手触摸石头。探幽深:探索深邃的意境。倦鸟低平野:形容鸟儿飞累了,落在平原之上。蔫花:枯萎的花。下碧林:落在绿色林荫之下。沙头催唤渡:水边呼唤渡船过来。空水远沈沈:水面上雾气笼罩,远处显得更加沉静。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西湖为题,通过描写山寺、白云、绿树、野禽、枯花和沙洲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山寺曾题竹,寻诗记所临。”“山寺”指作者曾在山上寺庙中题写的竹子画。“寻诗”指的是寻找诗句,“记所临”则是指记录自己与这些诗句的缘分。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缘云俯空旷,扪石探幽深。”这句话描述了作者攀登到山顶或高处的场景。“缘云”意味着攀登至云端之巅,“俯空”则是俯瞰广阔的天空。“扪石”表示用手摸触石头,“探幽深”则表达了探索深邃意境的决心。这句诗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然之美、探索人生境界的决心。
“倦鸟低平野,蔫花下碧林。”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疲倦的鸟儿落在平原之上,枯萎的花倒在绿色的林荫之下。这两句诗通过对鸟儿和花朵的描述,传达了生命的脆弱和岁月流转的无情。
“沙头催唤渡,空水远沈沈。”最后一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景:水边呼唤着渡船前来,水面上雾气笼罩,远处显得更加沉静。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