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笏视林薮,达人忘异同。
端知柱下史,却笑鹿门翁。
犴狱仍阴德,诗书亦隽功。
何须笠泽去,烟浪放船篷。

诗句解释:

  1. 绅笏视林薮,达人忘异同。
    绅(指官服): 腰带,笏:古代官员的手板。视(看):看待。林薮:指山林。达人:通达事理的人。异同:不同。此句意为:身着官服却像林中人一样看透世间纷扰,通达事理的人不拘泥于小节,对是非曲直看得开。
  2. 端知柱下史,却笑鹿门翁。
    柱下史:古代学者或官员的别称,此处指吴司理子隆,也暗示其学识丰富。鹿门翁:传说中隐士张仲景曾在鹿门山隐居,此处用其典故来反衬吴司理子隆的才华。
  3. 犴狱仍阴德,诗书亦隽功。
    犴狱:监狱。阴德:暗中的善行。诗书:此处指文学和学识。隽功:杰出的功绩。此句意为:即使在狱中他也暗中施以善举,他的文学和学识同样有着非凡的成就。
  4. 何须笠泽去,烟浪放船篷。
    笠泽:地名,此处代指隐居之地。烟浪:形容水面上飘动的水雾和波浪。放船篷:比喻放下心中的执念,随遇而安,不受外界影响。此句意为:何必非要到那个叫笠泽的地方去,只要心境如烟似浪般平静,便能随遇而安,不被世俗所累。

译文:
绅带之下是森林,达观之人不计较;
知晓历史的智慧,嘲笑那些隐居的老翁。
在监狱里仍行善,文学成就非凡。
何必去远方隐居,只让心如云水轻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达观、有智慧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深邃的人生哲理。诗中通过对人物行为和内心世界的描写,传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哲学思想。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人生境界的高远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充满哲思和美感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