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漾晨光入县门,楼斜晚影到渔村。
海声不为无风静,山色居常带雾昏。
问俗即今防愒日,来时抚事错销魂。
浮生寄寓君恩重,未觉天涯异故园。

江水在晨光的照耀下,轻轻摇曳着流进县城;夕阳余晖斜照在渔村里,渔夫们收网归来。

海声虽然因风而静默,山色却常常被雾气笼罩。

问世间的人们是否都像今天这样,不珍惜时光?我来到此地抚摸历史往事,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人生寄居在他乡,深感君恩重如山岳,未曾觉得身在远方异于故乡。

注释:

  • 江漾晨光入县门:江水在阳光照射下泛出波光粼粼,如同早晨的光华流入县门。
  • 楼斜晚影到渔村:夕阳下的渔船斜斜地映在小村庄的影子里。
  • 海声不为无风静:海水在没有大风吹拂时,也依然有声音,但似乎并不喧闹。
  • 山色居常带雾昏:山峰常年被薄雾笼罩,使得景色显得模糊不清。
  • 防愒日:担心时光流逝,害怕时间一去不复返。
  • 来时抚事错销魂:我来到这里,抚摸着过去的事情,心里感到十分悲伤,以至于魂不守舍。
  • 浮生寄寓君恩重:我漂泊的生活,全因为君王的厚恩。
  • 天涯异故园:身处他乡,远离家乡,感觉如同身处遥远的异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内心情感的作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和傍晚时分的江水、渔船与山色的景象,通过这些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诗中的“海声不为无风静”和“山色居常带雾昏”不仅描述了景象,更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于时间的珍惜以及对君王恩泽的感激之情。通过对比“问俗即今防愒日”与“来时抚事错销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易逝的忧虑以及对过往经历的追忆和感伤。最后一句“浮生寄寓君恩重,未觉天涯异故园”,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园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展现了一位游子在异乡对家乡、对时光、对国家深沉而复杂的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感染力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