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胜赏尚容追,不减觞浮曲水时。
坐觉晴云恋歌扇,看供吟笔泻天池。
春光有底遽如许,酒量勉添些子儿。
可但大堤民气乐,啼莺语燕共嬉嬉。
这首诗是诗人在程帅的游历习池时所作,共有三首。每首都有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愉悦心情。
第一首:清明胜赏尚容追,不减觞浮曲水时。
- 注释:清明时节,自然风光胜于往年,人们的心情也格外愉悦,仿佛能够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祖,同时也是春游的好时机。诗人用“胜赏”来形容这个时节的美丽景色,与以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 “不减”表示这种美景并不逊色于其他时候,甚至可能超过平时。这里的“不减”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这次清明出游的感受非常深刻,与平日的游园相比有更大的满足感。
- “觞浮曲水时”指的是在古代的一种饮酒习俗,人们坐在曲水流觞的旁边,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一边品尝美酒。这里的“觞浮”是指酒杯轻轻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象征着宁静和雅致的饮酒氛围。
第二首:坐觉晴云恋歌扇,看供吟笔泻天池。
- 注释:坐在窗前,感觉天空中的晴云似乎在依恋着手中的歌扇,而笔下流淌出的诗句宛如从天上泻下来的天池之水。
- “坐觉”表达了诗人静坐时的主观感受,即他感觉到晴空万里的云朵好像在依恋着他手中的歌扇。这里的“坐觉”可以理解为诗人在静坐中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愉悦。
- “看供吟笔泻天池”则形容诗人挥笔如飞,文字如同从天降下的泉水,充满了诗意和动感。这里的“看供”可以理解为诗人看到自己的作品仿佛得到了上天的眷顾,赋予了它们生命和活力。
第三首:春光有底遽如许,酒量勉添些子儿。
- 注释:春天的景色突然变得如此美好,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同时,我也在努力地增加我的酒量,以更好地享受这份春日的盛宴。
- “春光有底遽如许”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惊讶和赞叹。这里的“遽如许”可以理解为春天来得如此突然,让诗人感到意外。
- “酒量勉添些子儿”则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如此美好的春光时,想要借助酒精来增加自己的酒量,以便能够更好地品味这份春日的美味。这里的“勉添些子儿”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努力增加自己的酒量,以更加充分地享受春天的美食和美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的自然美景和个人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独特体验和情感。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饮酒来增强自己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文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