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似长松久卧沙,迄今谏鼓梦犹挝。
倚消愁斛人如玉,欲近书签眼有花。
投老无庸尚强聒,过君每肯具柔嘉。
婪酣得饱行摩腹,不省饥号有莫鸦。

诗句解析:

  1. 「我似长松久卧沙,迄今谏鼓梦犹挝。」
  • “我”比喻自己如松树般坚韧,长久地躺在泥沙之中。
  • “迄今谏鼓梦犹挝”表示虽然时间流逝了很长时间,但仍然记得梦中的谏言鼓声。
  1. 「倚消愁斛人如玉,欲近书签眼有花。」
  • “倚消愁斛人如玉”形容自己如同玉石一样清澈透明,能消除内心的忧愁。
  • “欲近书签眼有花”则形象地描绘了阅读书籍时眼睛看到书签上的花朵,带来心灵的愉悦。
  1. 「投老无庸尚强聒,过君每肯具柔嘉。」
  • “投老无庸尚强聒”表达了对年迈生活的淡然态度,不再需要刻意去强求或追问。
  • “过君每肯具柔嘉”则是对自己过往所遇之人的感激之情,感谢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1. 「婪酣得饱行摩腹,不省饥号有莫鸦。」
  • “婪酣得饱行摩腹”形容饮酒至酣畅淋漓,感到满足而抚摸腹部。
  • “不省饥号有莫鸦”则表达了对饥饿痛苦的无知和漠视,仿佛连乌鸦叫声都听不到一般。

译文:
我像那长在泥沙中的松树一样,尽管历经岁月仍坚守着自我;如今每当想起那些曾经劝谏之声,梦境中依旧回响。我倚靠在消愁的酒壶旁,如同晶莹剔透的玉石一样,能够驱散心中的忧愁。我渴望靠近那书签上的花朵,它们带给我心灵的慰藉。年老之时,我选择淡泊名利,不再强求;每次路过你处,总能感受到你的温柔与美好。即使我在贪婪地享受美酒带来的快乐时,也忘记了饥饿的痛苦,仿佛连乌鸦的鸣叫都听不见。

赏析:
这首诗以“晚饭商卿家”为开端,通过诗人的自我描写和对往昔的回忆,展现了其坚韧、淡泊、宁静的人格特质。诗中所运用的比喻、象征手法丰富,如将“我”比作长松和玉石,既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质,又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如书签上的花朵、饥鸟的啼叫等,增加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整首诗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