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窗前薝卜花,清香不断逗窗纱。
伤和错诋风霜实,照夜偏怜玉雪葩。
琼树未应矜洁白,金神端为发英华。
世间俗眼便红紫,试遣诗翁较等差。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加以理解。

  1. 第一句:居士窗前栀子花,清香不断逗窗纱。“居士”指诗人自己,“窗前”表明诗人所居之处,“栀子花”是诗人眼前所见之花,“清香不断逗窗纱”表明栀子花香袭人,使人留连忘返。
  2. 第二句:伤和错诋风霜实,照夜偏怜玉雪葩。“伤和”指因与世俗不合而遭排斥;“错诋”是错误地诋毁;“风霜”比喻世间的磨难;“玉雪”比喻洁白无瑕的美;“照夜”指照亮黑夜;“偏怜玉雪”指特别偏爱洁白如玉的栀子花。
  3. 第三句:琼树未应矜洁白,金神端为发英华。“琼树”是形容栀子花色泽晶莹,“矜”是夸耀的意思,“金神”是指月亮,“发英华”指散发光芒。
  4. 第四句:世间俗眼便红紫,试遣诗翁较等差。“世间”指世俗之人;“俗眼”指平庸浅薄的眼光;“红紫”泛指艳丽的色彩;“等差”指比较高低、好坏的标准。“试”字表现出诗人的自信与豁达之情。
    【答案】
    次栀子花韵
    居士窗前薝卜花,清香不断逗窗纱。伤和错诋风霜实,照夜偏怜玉雪葩。琼树未应矜洁白,金神端为发英华。世间俗眼便红紫,试遣诗翁较等差。
    译文:
    窗前栀子花盛开着,花香扑鼻沁入心脾。世间的人总喜欢鲜艳的花,却不理解栀子花的清香。月下栀子花更显得皎洁清丽,它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有内在的美。世间庸俗的人只看到红紫,不懂得欣赏栀子花的美丽。我试着用我的诗来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让世人明白栀子花的价值远超过红紫。
    赏析:
    此诗首句点出栀子花,以“居士”自称,自谦其才不配赏栀子花的香,次句写其香能引人入胜。三、四两句则通过对比,写出了栀子花与众不同的品格。末两句写对世人的看法表示不满。全诗借物抒怀,借栀子花之美抒发自己的情怀,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不慕荣华富贵的高洁品质,表现了诗人傲世嫉俗的思想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