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柂扶篙待打冰,回思鹢首漱波声。
定知行止非人计,料理诗愁唤曲生。
【注释】
次韵袁宪打冰移舟三首:袁宪,作者的朋友。次韵,即和诗,用别人的原韵作自己的诗。袁宪有《咏雪》诗,作者写此诗以和之。柂,船桨。楫柂,船桨。鹢首,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这里指船头。漱波声,水波声。定知,必定知道。料理,整理、收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应制之作。诗人在冬日里乘船行于水上,见到结冰的河面,于是写下了这首打冰移舟的诗,并和友人袁宪的咏雪诗相呼应。
“倚柂扶篙待打冰,回思鹢首漱波声。”这是写自己等待打冰的情景。首先从“等”字入手。“倚柂”是靠着船舷,“扶篙”是用竹篙撑船,“打冰”就是凿冰破冰。《汉书·西域传》说:“蒲昌海中多蒲陶(胡颓皮),积代名家……汉通西域,而置官护北道。凡车师前王廷、后庭,左右门户各有池院,旁平沙上起楼观,临大泽,浦为障塞,激水以为利处也,傍南山,北居延泽。河水注之,浸广袤数百里。”可见,当时西北边远地区已能凿冰破冻,而中原地区则还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当诗人在水上看到结冰的水面时,自然要想到凿冰破冻之事。而“回思”两字,又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那令人神往的冰天雪地的景象。
“定知行止非人计,料理诗愁唤曲生。”这两句是对上句的补充和延伸。“定知”两字,是诗人对上句的承接和总结。“非人计”,是说凿冰破冻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而是靠天意。“料理”二字,则是对“行止”的解释。《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句话:“吾惊怖其言,犹今人之谓与!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意思是:我所害怕他的话,就像人们说的一样。他所保藏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用正义来说明它。在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是说诗人所想做的事,并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唤曲生”是说诗人要用酒来解愁。“唤曲生”,典出《世说新语·任诞》中的一则故事:晋朝的王子敬(王子猷)有一次在雪中行走,突然下起了大雪,便叫仆人点燃蜡烛去借炭火取暖,仆人没有找到炭火,就叫他的儿子拿扇子来扇走雪。王子猷不答应,说:“不如留我在这里。”于是,他就坐在雪地里饮酒赋诗。后来,有人批评他这样做不合礼仪,他回答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卿?”王子猷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是想表明他的为人处事的原则。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水上凿冰破冻的情景以及他对此事的看法和态度,反映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