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君方吏虎存边,已叹疲羸雪满颠。
别后漂零怯人问,穷山往返费三年。

【注释】

识君:认识你;方吏:当官的,这里指诗人;虎存边:形容形势险恶,边关如猛虎;已叹:已经叹息。疲羸(léi):瘦弱,疲惫;雪满颠:形容大雪覆盖在头上。别后:离别以后;漂零:飘零,流落无定;人问:别人询问,指妻子或朋友打听消息、关心安危;穷山:偏僻荒凉的山;往返:往来奔波;费三年:耗费三年时间。

【赏析】

此篇作于大历五年(770),时诗人在严武幕中任参谋军事书记,与友人相会于渝州,即今重庆市。诗题一作《赠净慈寺上座》。首句“识君”二字,点明题旨,以下四句写自己远离京城,身居边隅,为官艰难,寄迹僧院的情景。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

开头二句:“识君方吏虎存边,已叹疲羸雪满颠。”这两句写诗人刚到边地时的心情。首句“识君”即认识你,表明了与友人见面时的亲切感。次句“方吏”,即当官之人,这里指诗人自己。“虎存”,比喻形势十分险恶,像虎一样凶残。“存”,存在,动词。“疲羸(léi)”,指身体瘦弱,劳累疲乏。“雪满颠”,形容大雪盖住了头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被大雪封困的困境。

第三句“别后漂零怯人问,穷山往返费三年。”这两句描写了自己远离京城,身居边隅后的孤独与苦闷。“别后”,指离别之后。“漂零”,指流落漂泊没有固定的居处。“怯人问”,害怕有人前来探望。“穷山”,指偏僻荒凉的山,也暗指自己所处的环境。“往返”,往来奔走。“费三年”,意思是说从京城到这里来,来回跋涉了三年,耗费了许多时光。

综观全诗,可以看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情绪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交织在一起。首句点明了题旨,二句交代了诗人到达边地的情况,三、四句抒发了自己的苦闷心情,末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而深沉。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真实地描绘出诗人远行边塞的困苦生活,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忠君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