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朝已后茹茅连,幕府偷闲亦所天。
宠辱肯为差别观,道人随寓祇怡然。
公朝已后茹茅连,幕府偷闲亦所天。
宠辱肯为差别观,道人随寓祇怡然。
诗句释义:
- 公朝已后茹茅连:在朝廷中退位之后选择隐居生活。“公朝”指的是朝廷或官场,“已后”表示退下来之后,“茹茅连”意味着选择隐居,不参与政治活动。
- 幕府偷闲亦所天:在幕府(古代官员的办公地)中找到闲暇也是件乐事。”幕府”指官府,”偷闲”表示寻找空闲时间,”亦所天”表明这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 宠辱肯为差别观:面对富贵与贫贱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宠辱”指的是荣耀和屈辱,”肯为差别观”表示能接受不同的命运并保持心态平和。
- 道人随寓祇怡然:对于道士来说,随遇而安也是一种快乐。”道人”指道士,”随寓”是随着住所,”祇怡然”意味着只感到快乐和满足。
译文注释: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淡泊名利、内心宁静的向往。通过诗中的“公朝已后”与“幕府偷闲”,诗人表达了从繁忙的官场生活中抽离出来,寻求内心安宁的愿望。此外,“宠辱肯为差别观”反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无论遭遇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平和。最后,“道人随寓祇怡然”则点明了这种生活的实质,即简单而自在的生活状态。整体而言,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朝廷与私生活的不同体验,揭示了作者对简朴生活方式的推崇。诗中的“公朝已后”与“幕府偷闲”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着权力的中心,后者则象征着逃离权力中心的宁静。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强调了从繁华到平静的转变,以及从外界纷扰中寻找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在“宠辱肯为差别观”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不同人生态度的接纳和理解。这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内心修养,也是对普遍社会现象的一种洞察,提示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而“道人随寓祇怡然”则是对这一理念的进一步实践,展示了一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哲学的追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