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岁锐著述,瞢欲藏名山。
中间忽自哂,聒聒厌多言。
弃置杯中乐,雕锼耗岁年。
不知百岁后,何益空名传。
【注释】
- 壮岁:指年轻时。锐著述,即锐意著述,指有志于著书立说。
- 瞢欲:想。藏名山,谓隐居名山,不问世事。
- 聒聒:唠叨。厌:讨厌。多言:多说话。
- 弃置:丢弃、抛弃。杯中乐,喻指世俗名利之欢悦。雕锼:雕刻、琢磨。耗:消磨、损耗。岁年,犹年华。
- 虚名:空名。传:流传、传述。
【译文】
年轻时我锐意著书立说,想隐居名山。
后来忽然觉得自己的言行可笑,太啰嗦了。
抛弃世俗名利的欢乐,雕琢文字消磨年华。
不知道百年之后,这些空谈有什么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诗,诗人在抒发自己对名利的厌倦之情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首句“壮岁锐著述”,诗人说自己年轻时就立志要锐意著述,这是诗人一生的志向所在。
第二句“瞢欲藏名山”,诗人说自己想要隐居名山,过一种清贫的生活,但后来却发现自己的言论太过于繁琐,让人厌烦,因此放弃了这个念头。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典故,即“陶渊明”的典故,陶渊明曾说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语出《归去来兮辞》)这句诗就是引用了这个典故,表达自己想要隐居的想法。
第三句“中间忽自哂”,诗人说自己在中间时突然觉得自己的言论太过于繁琐,太无聊了,因此产生了自我嘲讽的情绪。这里,诗人用了一个比喻,即“聒聒”和“厌”,表示自己的言论就像是嘈杂的声音一样让人厌烦。
第四句“弃置杯中乐”,诗人说自己抛弃了世俗的名利之欢,转而专注于文学创作。这里的“弃置”是指放下或放弃的意思。
第五句“雕锼耗岁年”,诗人说自己在雕琢文字的过程中消磨掉了许多年华。这里的“雕飕”是指雕刻的意思,表示自己一直在努力地打磨文字。
第六句“不知百岁后”,诗人说自己不知道自己百年之后会怎样,这里暗含了自己的担忧和不安。
最后一句“何益空名传”,诗人说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有什么好处呢?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名利只是一种空名,无法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