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痡痛受辛,斩刈憎暴秦。
杜康与仪狄,贼物其罪均。
商毒烈火炎,岐镐方阳春。
秦暴虓虎搏,欧粤无颦呻。
二子起酒祸,古今同湛身。
计实乃鸩葛,适口良甘醇。
文锦覆深阱,病媒鬼之邻。
劋杀不遗迹,辛政犹为仁。
今子知所戒,浮俗岂其伦。
生世千金躯,况复富席珍。
【注释】
毒痡:病痛。
斩刈:砍杀。
杜康:传说中的酿酒始祖,这里借指酒。
仪狄:传说中造酒的女子,这里借指酒。
贼物其罪均:把坏事都归罪于酒。
商(shāng)毒: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毒的东西,这里泛指酒。
岐:地名,在今陕西岐山西南。
镐京:周文王所建的国都,在今河南陕县西。
秦暴:秦朝暴政。
虓虎搏:猛兽搏斗。
欧、粤:二个古国名,在今广东、广西一带。
文锦:华美的丝织品。
劋杀不遗迹: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计实乃鸩葛:实际上就是毒药。
劋:通“鸩”,一种毒鸟,用来毒人。
适口良甘醇:味道又好又甜。
文锦覆深阱,病媒鬼之邻:华丽的锦缎掩盖了陷阱,疾病是鬼神的邻居。
劋杀不遗迹,辛政犹为仁:杀了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这种政治还是仁慈的。
今子知所戒,浮俗岂其伦:你今天懂得这些道理,就远离了世俗的人。
生世千金躯,况复富席珍:活着的时候拥有千金之躯,何况还有富贵的家庭和珍宝。
【赏析】
此诗为七绝,以酒起头,以酒结尾,中间六句都是饮酒的比喻。全诗通过喝酒的不同情况,表达了诗人对酒的不同看法,并由此引发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
一、二两句说酒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厌恶,是害人的恶物。接着用杜康和仪狄这两个历史人物作比,认为他们的罪恶与酒相同。
三、四两句用“商毒烈火炎”和“岐镐方阳春”两个意象来比喻酒的两种不同作用:前者像烈火一样使人发狂,后者像春天一样使人感到温暖。
五、六两句写暴政下的人们像野兽一样争斗,而无辜的人们却无法得到安宁。
第七句用“二子”来表示诗人自己,用“酒祸”来比喻自己造成的麻烦。
第九、十两句说,酒能酿成苦酒,也能酿成甜酒,关键在于喝的人是否知道它的好坏。
第十一、十二两句说,即使文质彬彬的人,也难免被酒迷惑。
最后两句说,现在你已经知道如何避免喝酒了,那么你就会远离世俗之人。
这首诗通过对酒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