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茨竹间见,竹根漱清流。
翛然杨子宅,面势崇山陬。
开窗得小憩,忽复成再游。
流光属深省,昔扇今驼裘。
主人中田宿,穑事方未休。
应门紫兰儿,见客颇邀留。
鸡黍要后约,行止宁前谋。
揽辔茗事已,黄尘迷马头。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退居江宁时。

首联“茆茨竹间”,即茅屋竹篱之中,写出了杨秀才庄的幽雅。茅屋竹篱是农家的住所,但诗人却把它写得如此清幽脱俗,可见他当时心境之高远。“见”字点出茅舍,表明了主人的身份。这两句诗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宁静、幽深的农家境界,也暗合了诗人的归隐之意。

颔联写自己到杨秀才庄后的所见所感。“翛然”,洒脱超俗的样子。“杨子宅”,指杨家宅院。“崇山陬”,指山脚下。诗人来到杨家,只见其宅院幽雅,四周青山环绕,景色宜人。

颈联写在杨家逗留期间,诗人的所见所闻。“开窗”,即打开窗户。“得小憩”,意为能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流光属深省”,意为时间在流逝,要时时自省。“昔扇今驼裘”一句,用典。昔日的扇子,现在变成了毛驴的皮套;昔日的布鞋,现在换成了皮靴。诗人感叹岁月蹉跎,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尾联写诗人离开杨秀才庄时的情景。“主人中田宿”,意为杨家的主人在田里住过一夜。“穑事方未休”,“穑事”,指农事活动。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农忙时节还没过完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和尊重。“应门紫兰儿”四句,意思是说:迎接客人的是紫色兰花的丫环,见到客人很高兴地挽留,还安排下后日再聚的宴席。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和谐温馨的乡村画面,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通过对杨秀才庄的描绘和诗人在杨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以及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和尊重。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