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无风起烟雾,墙间江山更疑误。
千岩万壑眩明灭,暖翠浮岚满窗户。
岘山鼎列屹相望,发地撑空鶱欲翔。
一峰拔起群山上,嶪若紫盖相雄长。
仙山佛国住杳霭,晨烟暮云追惝恍。
良工妙与山写真,诗中有画须诗人。
诵君清诗对画壁,承蜩斫鼻俱疑神。
知君怀古有高趣,我揽襄山识佳处。
愿抄此诗誊此图,开卷时时揖羊杜。

这首诗是陈与义的《题陈主管东墙三岘图》。

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

堂上无风起烟雾,墙间江山更疑误。
千岩万壑眩明灭,暖翠浮岚满窗户。
岘山鼎列屹相望,发地撑空鶱欲翔。
一峰拔起群山上,嶪若紫盖相雄长。
仙山佛国住杳霭,晨烟暮云追惝恍。
良工妙与山写真,诗中有画须诗人。
诵君清诗对画壁,承蜩斫鼻俱疑神。
知君怀古有高趣,我揽襄山识佳处。
愿抄此诗誊此图,开卷时时揖羊杜。

我们一一解读每一句的含义:

  1. 堂上无风起烟雾,墙间江山更疑误。
  •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堂上没有风起,烟雾缭绕,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同时,墙间的江山似乎被烟雾所迷惑,让人产生了疑惑之感。
  1. 千岩万壑眩明灭,暖翠浮岚满窗户。
  •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千岩万壑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光芒,而暖翠浮岚则弥漫在窗户之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1. 岘山鼎列屹相望,发地撑空鶱欲翔。
  •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雄伟的自然景观。岘山如同一座巨大的鼎一样屹立在那里,仿佛要支撑起整个天空一般。山势陡峭,给人一种险峻的感觉。
  1. 一峰拔起群山上,嶪若紫盖相雄长。
  •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一座山峰高耸入云,如同紫盖一般壮观。它与周围的山峰相互辉映,展现出一种雄壮的气势。
  1. 仙山佛国住杳霭,晨烟暮云追惝恍。
  •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又遥远的自然景观。仙山佛国隐藏在迷雾之中,使人感到朦胧不清。晨烟暮云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1. 良工妙与山写真,诗中有画须诗人。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绘画艺术的赞美。他认为画家们能够捕捉到山的精髓,将自然景观转化为诗中的画面。这样的作品需要诗人来完成,因为它本身就充满了诗意。
  1. 诵君清诗对画壁,承蜩斫鼻俱疑神。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画家的敬佩之情。他诵读画家的诗歌时,仿佛看到了画中的美景。他的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甚至让人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看到了真实的山水。
  1. 知君怀古有高趣,我揽襄山识佳处。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他欣赏画家怀古的高远情怀,也希望自己能够领略到襄阳山水之美。他希望抄录这首诗并展示给读者,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幅画作的魅力。
  1. 愿抄此诗誊此图,开卷时时揖羊杜。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愿望。他希望能够抄录这首诗并将其展示出来。每当翻开这本书时,他都能够感受到羊杜的风采,就像面对面地与他交流一样。

我们来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感。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画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它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画家的艺术才能,也传递出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它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诗词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