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愁莫遣朱弦鸣,此声更与愁人听。
江边一闻琵琶语,月惨风悽如动情。
何况思妇伤幽独,少年多艺颜如玉。
江州司马廊庙人,暮上谏书朝放逐。
轻拢细撚忍泪弹,开樽侧耳思惘然。
一诗说尽两心事,遗音翻入歌舞筵。
此翁诗名自千古,诵诗亦叹琵琶女。
谁惜亭前泊舟客,颇为漂零动悽楚。
邻家故妓春风手,此曲每侑浇愁酒。
今宵月影祇三人,倚栏长啸空搔首。
琵琶亭
琵琶亭的诗句
抱愁莫遣朱弦鸣,此声更与愁人听。
江边一闻琵琶语,月惨风悽如动情。
何况思妇伤幽独,少年多艺颜如玉。
江州司马廊庙人,暮上谏书朝放逐。
轻拢细撚忍泪弹,开樽侧耳思惘然。
一诗说尽两心事,遗音翻入歌舞筵。
此翁诗名自千古,诵诗亦叹琵琶女。
谁惜亭前泊舟客,颇为漂零动悽楚。
邻家故妓春风手,此曲每侑浇愁酒。
今宵月影祇三人,倚栏长啸空搔首。
注释:
抱愁莫遣朱弦鸣 - 意思是不要弹奏那使人忧愁的乐器,朱弦是琵琶的弦。
此声更与愁人听 - 此声:指琵琶的声音;更:更加;愁人:指有忧患、悲哀的人。此声:指琵琶的声音;更:更加;愁人:有忧患和悲哀的人。
江边一闻琵琶语,月惨风凄如动情 - 听到在江边弹奏的琴声,月光惨淡、风声凄厉,仿佛能触动人的情感。
何况思妇伤幽独 - 更何况那些因孤独而忧伤的思妇呢?
少年多艺颜如玉 - 那些年轻的乐师技艺高超,他们的脸像白玉一样美丽。
江州司马廊庙人 - 江州的官员,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廊庙:指朝廷。
暮上谏书朝放逐 - 傍晚的时候,他向朝廷上书进谏;早晨又被迫离开朝廷,被放逐到外地。
轻拢细撚忍泪弹 - 轻轻地拉动和调整(拨弄)着琵琶的弦线,忍住眼泪弹奏。
开樽侧耳思惘然 - 打开酒杯,侧耳倾听,心中感到迷茫。
一诗说尽两心事 - 一首诗里表达了两个人的心情。一:指自己;二:指另一个人,也就是那位琵琶女。
遗音翻入歌舞筵 - 美妙的旋律被带入歌舞的场合。
此翁诗名自千古 - 这个老头写的诗名垂青史。此翁:这个老人;诗名自千古:指他的诗作传颂千古,流传后世。
诵诗亦叹琵琶女 - 朗诵他的诗,我也不禁感叹那位琵琶女。诵诗:朗读诗歌;亦:也;叹:感叹。
谁惜亭前泊舟客 - 谁还珍惜在亭子前的停泊的旅客?
颇为漂零动悽楚 - 他显得非常忧郁、不安,像是在漂泊流浪一样。颇:副词,很;漂零:漂泊不定;动:感动;悽楚:悲伤的样子。
邻家故妓春风手 - 隔壁邻居家有个旧日的歌妓,她用春风般的手法弹琵琶。
此曲每侑浇愁酒 - 这首曲子常常用来解愁。每:每次;侑:助兴;浇愁酒:解除忧愁的酒。
今宵月影祇三人 -今夜只有三个人在一起。
倚栏长啸空搔首 -靠在栏杆上大声地长啸,然后无目的地挠头。搔首:用手挠着头,形容发愁、困惑。
赏析:
《琵琶亭》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琵琶女在月色下弹奏琵琶的情景,通过描绘琵琶女弹奏琵琶时的场景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琵琶女的同情和理解。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