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多病刚制酒,文字讥评慵挂口。克家尚须狮子子,时踞风林一哮吼。
藏山有书当衣钵,端能太史牛马走。之齐莫操竽,名楚要穿柳。
未闻狗监荐子虚,聊遣吴王质非有。独无鼓吹娱乃公,胜日不应长袖手。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七年创作的,当时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为杭州通判。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时政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再次韵示师文
中年多病刚制酒,文字讥评慵挂口。
克家尚须狮子子,时踞风林一哮吼。
藏山有书当衣钵,端能太史牛马走。
之齐莫操竽,名楚要穿柳。
未闻狗监荐子虚,聊遣吴王质非有。
独无鼓吹娱乃公,胜日不应长袖手。

译文:
中年多病刚制酒,文字讥评慵挂口。
克家尚须狮子子,时踞风林一哮吼。
藏山有书当衣钵,端能太史牛马走。
之齐莫操竽,名楚要穿柳。
未闻狗监荐子虚,聊遣吴王质非有。
独无鼓吹娱乃公,胜日不应长袖手。

注释:

  1. 中年多病刚制酒 - 表示诗人在中年时期疾病缠身,但依然坚持酿造美酒。
  2. 文字讥评慵挂口 - 表示诗人对于他人的讥讽和批评已经不在意了。
  3. 克家尚须狮子子 - 表示诗人虽然已经过了壮年,但仍有豪放的性格和力量。
  4. 时踞风林一哮吼 - 表示诗人在山林之中,时而发出豪迈的啸声。
  5. 藏山有书当衣钵 - 表示诗人在隐居的地方,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学问。
  6. 端能太史牛马走 - 表示诗人有能力像太史公一样,写文章如牛马奔跑一般流畅。
  7. 之齐莫操竽 - 表示诗人在齐国的时候不要使用笙竽等乐器。
  8. 名楚要穿柳 - 表示诗人在楚国的时候要穿上柳条编成的鞋子。
  9. 未闻狗监荐子虚 - 表示诗人没有听到过《史记》中的“狗监”推荐子虚的故事。
  10. 聊遣吴王质非有 - 表示诗人通过与吴王对话来打发时间。
  11. 独无鼓吹娱乃公 - 表示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享受着无人打扰的宁静时光。
  12. 胜日不应长袖手 - 表示诗人在美好的时光里,不应当袖手旁观。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人生和仕途的一种态度和选择。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自己的豪放性格和才华。他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远离政治斗争,享受着平淡而宁静的时光。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生活的热情,展现出了他的独特风格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