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前罢唱金缕衣,花为蔫萎玉为摧。
欠伸旧识名驹子,兰艾一燎同飞灰。
匆遽不及呼莫莫,春愁禁人酒力薄。
拟令大白径浮君,毕献继今仍此爵。
【注解】
樽:指酒尊。罢唱金缕衣:停歌,不再唱歌。金缕衣,用金线缀成的衣服,泛指华美的音乐或歌舞。
蔫(yān)萎:枯萎。玉为摧:玉器为之折断。摧,折断。
欠伸:困倦。名驹子:骏马。旧识:久交的朋友。兰艾一燎(liáo)同飞灰:兰花和艾草,都是香草,一烧即化为灰烬。比喻人命短促,转瞬即逝。莫莫:匆匆忙忙的样子。春愁:春天的忧愁。酒力薄:酒气不浓。
大白:指白色的酒杯。
毕献:尽数献上。
赏析:
《雨未止再次前韵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暮春三月。作者时年五十二岁,任太子少傅。当时,唐宪宗即位,元稹为宰相,政治比较清明,社会也比较安定。但藩镇割据势力仍然很强,中央集权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在朝廷上的斗争相当激烈。诗人对这种情形感到忧虑,于是写了这首诗。
全诗分三段。第一段写花木凋残,人亦衰老;第二段写友人离去,空余惆怅;第三段写酒宴结束,主人送客,殷勤劝饮。全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樽前罢唱金缕衣,花为蔫萎玉为摧。”
樽前:指酒樽之前。罢唱:停止歌唱。金缕衣:金线缀成的衣裳,这里借指音乐歌舞。蔫萎:枯萎。玉为摧:玉器为之折断。摧,折断。比喻人命短促,转瞬即逝。这两句是说,酒后吟唱的歌乐已停止,花朵枯萎了,玉石被折断了,人的生命也像这些一样,短暂而易逝。
“欠伸旧识名驹子,兰艾一燎同飞灰。”“欠伸”句:意思是说,我困倦得连老朋友都不认识了。“兰艾一燎同飞灰”,比喻人命短促,转瞬即逝。这两句是说,我困倦得连老朋友都不认识了,兰花和艾草一样,一烧就化为灰烬。
“匆遽不及呼莫莫,春愁禁人酒力薄。”“匆遽”句:意思是说,急忙之间没有来得及呼叫朋友。“莫莫”句:形容匆忙的样子。这两句是说,急忙之间没有来得及呼叫朋友,春天的忧愁使人的酒量减少。
“拟令大白径浮君,毕献继今仍此爵。”“拟令”句:意思是说,想让你喝下这杯酒。“毕献”句:意思是说我也要尽兴地喝酒。这两句是说,想让你喝下这杯酒,我也要尽兴地喝酒,以后还要继续这样做。
“毕献”句:意思是说我也要尽兴地喝酒。这两句是说,想让你喝下这杯酒,我也要尽兴地喝酒,以后还要继续这样做。
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之情。同时,诗歌中还蕴含着对友情、人生等主题的思考,使整首诗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