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媪同围老瓦盆,倒篘新酒杂清浑。
枧南枧北皆春社,且放乌犍卧晏温。
房陵十首
陈造诗意解读与赏析
- 翁媪同围老瓦盆
- 诗句原文:翁媪同围老瓦盆,倒篘新酒杂清浑。
- 注释:翁媪,指老年夫妇。同围,一起围坐。老瓦盆,旧时用来盛放食物的陶制容器。倒篘,意为倾倒或倾斜。新酒,指刚酿造好的酒。杂清浑,形容酒液颜色清澈或混浊。
- 译文:老年夫妇围坐在一个破旧的瓦盆旁,倒入新酿的酒,酒色清亮或浑浊不一。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家庭聚餐的温馨场景,反映出乡村生活中的平凡而真实的一面。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普通人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 枧南枧北皆春社
- 诗句原文:枧南枧北皆春社,且放乌犍卧晏温。
- 注释:枧南枧北,泛指房陵地区的南部和北部。春社,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用于祈求五谷丰收。且放,表示暂时放松警惕。乌犍,一种黑色健壯的牛。卧晏温,意为在温暖的傍晚休息。
- 译文:房陵地区南北两端都有庆祝春天的祭典,此时人们暂且放下防备,让黑牛在温暖的环境中休息。
- 赏析:本诗通过对比房陵南北两端的不同景象,展现了当地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节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节日庆典的场景,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 诗情画意展现
- 诗句原文:跨牛待得夕阳回,在处诸嫲笑口开。
- 注释:跨牛,指牵着牛过河的情景。待得,等待之意。夕阳回,指太阳即将落山。在处,处处。诸嫲,村里的老婆婆们。笑口开,形容笑容满面。
- 译文:牵着牛等待夕阳落下,到处可见老婆婆们笑容满面。
- 赏析:此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温馨的氛围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通过对老婆婆们笑容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简单、纯朴之美的深深怀念。
- 自然美景描绘
- 诗句原文:已借蜡钱输麦税,免教缉捕闯门来。
- 注释:蜡钱,指古代征收的税款。输麦税,缴纳麦子的税款。已借,表示已经借用。免教,意为避免。捉,追捕。
- 译文:已经借用税款缴纳麦子的税款,避免了被官府追捕的命运。
- 赏析:本诗通过描绘农民缴纳税款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社会的经济面貌。诗人通过对缴税过程的细致描绘,展示了农民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税收制度和农民的生活状态。
- 人文情怀寄托
- 诗句原文:已借蜡钱输麦税,免教缉捕闯门来。
- 注释:已借,表示已经借用。蜡钱,古代征收的税款。输麦税,缴纳麦子的税款。免教,意为避免。捉,追捕。
- 译文:已经借用税款缴纳麦子的税款,避免了被官府追捕的命运。
- 赏析:此诗通过描述农民缴纳税款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社会的人文关怀和对农民命运的关注。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深深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令人感慨不已。
- 自然风光赞颂
- 诗句原文:且放乌犍卧晏温,屋角鸣蝉更乱喧。
- 注释:屋角,指的是屋顶的边缘部分。鸣蝉,指夏天夜晚蝉鸣的声音。
- 译文:让黑牛在温暖的傍晚休息,屋顶边缘的蝉鸣声更显喧闹。
- 赏析:此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夏日乡村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大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时光的珍惜。
- 社会风貌反映
- 诗句原文:屋角鸣蝉更乱喧,邻家未许小童窥。
- 注释:屋角,指的是屋顶的边缘部分。邻家未许小童窥,意味着邻居不允许小孩靠近。
- 译文:屋顶边缘的蝉鸣声音更显喧闹,邻居不允许小孩靠近。
-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夏日乡村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貌,反映了当时农村的治安状况和邻里关系。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传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邻里和睦的美好祝愿。
- 生活哲理思考
- 诗句原文:邻家未许小童窥,莫学他人取远公。
- 注释:莫学他人取远公,是指不要模仿他人的不良行为。
- 译文:邻居不允许小孩靠近,不要模仿他人取走远公和尚的物品。
- 赏析:此诗通过提醒人们不要模仿不良行为,表达了对道德规范的重视和倡导。诗人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为例,强调了遵守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 历史典故引入
- 诗句原文:邻家未许小童窥,莫学他人取远公。
- 注释:莫学他人取远公,是指不要模仿他人的不良行为。
- 译文:邻居不允许小孩靠近,不要模仿他人取走远公和尚的物品。
- 赏析:此诗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取远公”来警示后人要遵守道德规范,不要模仿他人的不良行为。这种引用典故的方式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又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诗人的观点。
- 情感表达丰富
- 诗句原文:莫学他人取远公,闲时且共饮清泉。
- 注释:莫学他人取远公,是指不要模仿他人的不良行为。
- 译文:不要模仿他人的不良行为,有空的时候可以一起喝清泉的水。
- 赏析:此诗通过呼吁人们不要效仿不良行为,表达了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共同品味美好生活的珍视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