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沙头倚小晴,南山正与暮云横。
栖鸦啼处野烟合,飞鸟去边孤月生。
树暗风微花气度,溪深雨涨水痕平。
夜阑衣湿迷归路,仿佛前村灯火明。

【注释】

①晚步:傍晚散步。②沙头:沙滩上。③小晴:即小雨初停,天气晴朗。④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秦岭中段。⑥“栖鸦”二句:山中乌鸦啼叫,野烟笼罩,孤月升起;飞鸟离去,月光下溪水泛白。⑦花气度:花香飘过。⑧溪深雨涨:溪流深处,雨水涨满。⑨水痕平:水流平静。⑩夜阑:夜将尽。①灯火明:灯火通明。

【译文】

傍晚我在沙滩上漫步,倚着小晴,正赶上南山的暮云横亘天际。

山中的乌鸦啼叫,野烟笼罩着,而孤月升起;归去的鸟儿,在月光下溪水泛白。

树影昏暗,微风轻拂,花香弥漫,溪水深处,雨后上涨,水痕平缓;

夜已深,衣湿了,不知如何回家,只见前村灯火通明。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雅,风格恬淡。诗中以景结情,以乐景衬悲景,寓含深沉的人生感慨。诗人于暮春时节,独自漫步于沙堤之上,观赏着夕阳西下的美景。他看到,南面的天空中,正有乌云密布、暮色沉沉;远处的南山上,正有暮霭沉沉、山岚缭绕;近处,则有乌鸦栖息树上,发出凄切的鸣叫声;还有一只只归巢的鸟儿,在月光下飞去远方……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写出这样一幅暮春图,表达了自己对春天逝去的无限惜别之情。诗中虽然描绘的是暮春之景,但诗人却以暮春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愁绪。

这首诗写的是暮春时节作者独自漫步在沙堤上的情景。诗的开头两句,写暮春之景。首句点明时间,次句点出地点,交代出了作者所处的位置。“小晴”二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心情的轻松愉悦:“沙头”,点出作者此时身处的环境。“倚小晴”,说明作者心情舒畅,悠然自得。“南山正与暮云横”,写出了作者此时所处的位置,也表现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正与”二字,表明作者此时心境宁静,无欲无求。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却极富蕴蓄,把读者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了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接下来两句,写暮春之夜。“栖鸦啼处野烟合,飞鸟去边孤月生。”“野烟合”,说明暮春之夜的寂静,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此时心境的孤独寂寞。“孤月生”,既点出了时间,又暗示了作者当时的心情。“飞鸟去边”四字,表现了作者此时的心境:心烦意乱,难以平静。最后两句,写夜色渐深,而作者仍无法入眠。“树暗风微花气度,溪深雨涨水痕平”。“树暗风微”,表现了作者此时的心情——烦躁不安。“花气度”三字极富表现力,既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烦躁不安,又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幽怨。“溪深雨涨”既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忧郁,又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幽怨。最后两句,写夜色更深,而作者依然无法入睡。“衣湿迷归路,仿佛前村灯火明。”这两句既是写景,更是抒情,表现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思念。“仿佛”二字,表现了作者此时的心境:心急如焚。尾联两句化用杜甫诗句,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