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鉴高明世少双,衮荣挞辱擅雌黄。
须知柱下书言手,元是东床坦腹郎。
《挽奉议刘公度四首》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表达了对刘公度的深厚怀念和对其一生成就的高度评价。下面将逐句释义并赏析这首诗:
“英誉当年蔼上庠”:这句话意味着刘公度年轻时就享有崇高的声誉,在学术或政治领域都有卓越的表现,如同光彩照人的美玉。上庠指的是古代的高等学府,这里用以形容他的学识和品德都达到了极高的标准。
“谈经肯羡解颐匡”:这里的经指儒家经典,解颐则是指讲学时引人入胜的样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对刘公度讲授经书时的生动有趣和深刻见解的赞赏。他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受益,也让听者如痴如醉,体现了他的教学才能。
“才高不第空嗟惜”:此句表明刘公度虽然才华横溢但科举考试却未能高中,对此诗人感到遗憾。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科举成绩的重视程度,以及个人才华被埋没的现实。
“一命聊为末路光”:这句话中的“一命”可能指的是他最终的命运,即晚年失意或退休。而“聊为末路光”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即使面对困境或失败,刘公度仍能为世人带来一丝光明和希望。
通过对《挽奉议刘公度四首》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人对刘公度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这不仅是对一个伟大学者的缅怀,也是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一种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