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正想沧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独鹤两三声,飞下岩前一株柏。
【注释】
施肩吾:唐代诗人,字希逸,一作希夷,号东川居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沧霞客:指谢灵运,晋宋之际著名山水诗人。
月寒珠露滴:月亮清冷,露水凝结如珍珠。
千年鹤:鹤寿命较长,故称长寿鸟,此处借指鹤。
两三声:一声或两声。
飞下岩前一株柏:指一只鹤飞落在岩前一棵松树上。
【赏析】
这首五绝写一位幽居高士的雅兴逸致。首句“施肩吾宅”交代了诗人的居所,“施”即施氏,为唐代诗人,字希逸,又作希夷,号东川居士,其诗多写隐逸之趣,以清新自然见长。第二句“夜久月寒珠露滴”是此诗的起兴之语。月寒、珠露皆喻月色之清冷,暗寓着作者对这位隐士生活情趣的赞赏之情。“沧霞客”三字点出诗人对这位幽居高士的敬仰之情,“沧”指青色,“霞”指红色,这里指青山绿水,“客”则是指隐士。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环境的赞美,也暗示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第三句“千年独鹤两三声”,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画面。鹤作为一种吉祥的象征,常常出现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它代表着高洁的品质和超凡脱俗的境界。而“千年独鹤”则是对这种象征的深化,它意味着鹤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生活了很长时间,它的叫声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一部分,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声音符号。同时,这也可能象征着隐士的生活状态,他们虽然远离世俗繁华,但内心却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众不同,与世隔绝却又充满智慧。第四句“飞下岩前一株柏”,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一群鹤飞落在岩石前的柏树上。这可能象征着隐士们的生活态度,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和自由,他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成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隐士们的敬佩之情,他们的隐逸生活是如此美好,以至于连鸟儿都愿意飞下来陪伴他们,享受那份宁静和自由。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