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金华伯,人间第一人。
剧谈连昼夜,应俗费精神。
时要平安报,反愁消息真。
墙根霜下草,又作一番新。
《宿深明阁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组诗,共2首。这两首诗通过写李白对世间名利、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以及他高洁的人格风范来体现他的旷达豪放的人生态度。
**第一首: **
缥缈金华伯,人间第一人。
剧谈连昼夜,应俗费精神。
时须平安报,反愁消息真。
墙根霜下草,又作一番新。
注释:
- “缥缈金华伯”:指代神仙般的人物。
- “人间第一人”:意思是在凡人之中最为杰出的人。
- “剧谈连昼夜”:形容李白与人辩论或交谈非常激烈,持续整夜。
- “应俗费精神”:意为迎合世俗而耗费精神。
- “时须平安报”:需要时刻关注安全的消息。
- “反愁消息真”:担心消息的真实性,可能带来烦恼。
- “墙根霜下草”:比喻那些不为人知的事物或信息。
- “又作一番新”:再次出现新的情况或变化。
赏析:
李白以“金华伯”(即神仙)自比,表达了他在人世间虽为凡人,但其精神风貌却如神仙般超凡脱俗。他的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使得他在人前总是显得与众不同,仿佛是人间的佼佼者。然而,尽管他才华横溢,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反而更加专注于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因此,他常常与世人争论不休,甚至不惜通宵达旦地辩论,只为寻找那一丝属于自己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名利地位的淡泊之心。他深知,真正的智慧和成就并不是依靠外在的名利来证明,而是在于内心是否能够保持平静和独立。因此,他在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世事时,都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界所迷惑。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使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神仙”。
第二首:
要识平安处,翻愁信假真。
墙头霜草动,又作一番春。
注释:
- “要识平安处”:想要找到真正安宁的地方。
- “翻转愁信假真”:由于担忧虚假的信息带来的麻烦和困扰。
- “墙头霜草动”:比喻那些不被人注意的细节或者小事情。
- “又作一番春”:再次迎来春天的气息。
赏析:
第二首诗反映了李白对于真实信息的追求和对于虚假消息的担忧。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虚假的消息无处不在,它们如同阴霾笼罩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感到迷茫和不安。然而,李白却始终坚信,只有真实的信息才能带给人们真正的安宁和幸福。因此,他不断地寻找那些真实可靠的消息来源,以确保自己的判断不会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
现实往往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般简单。虚假的消息就像墙上的霜草一样,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足以让人心生忧虑。它们不仅会扰乱人们的思绪,还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因此,面对虚假的消息,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和清醒的头脑,不被其所迷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