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已强半,所馀能几何。
悬知暮景促,更觉后生多。
遁世名为累,留年睡作魔。
西归端著便,老子不婆娑。
诗句注释:
- 七十已强半:七十岁已经过了一半。
- 所馀能几何:剩下的还能有多少呢?
- 悬知暮景促:可以预料晚年的时间很快会过去。
- 更觉后生多:更加感觉到年轻人众多。
- 遁世名为累:逃避现实生活被视为负担。
- 留年睡作魔:浪费光阴如睡觉一般让人迷醉。
- 西归端著便:如果回到故乡,也显得无足轻重。
- 老子不婆娑:我也不会像老辈那样徘徊不决。
译文:
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经七十有五,剩余的日子还剩下不多了。
预见到了自己不久将面对的晚景,更加感到年轻的一代层出不穷。
逃避现实,被世人视为是一种负担;虚度时光,仿佛是在睡眠中迷失自我。
如果能够回到故土,也会觉得没有什么意义,就像那飘渺的白云一样。
我不会像那些老年人一般,在晚年时仍然徘徊不定或无法决断。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慨和哲学思考的作品。诗人通过回顾自己的年龄和经历,感叹时光流逝之快,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担忧与希望。诗中的“七十已强半”表明诗人已经步入了人生的中年阶段,而接下来的“所馀能几何”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悬知暮景促”一句,诗人以“暮景”代指晚年,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忧虑。紧接着的“更觉后生多”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年轻一代的庞大数量,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的焦虑,也体现了他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
诗中提到的“遁世名为累”和“留年睡作魔”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逃避现实生活的消极态度和对浪费时间的厌恶。这种态度反映了作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即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积极地生活和创造,而不是消极地逃避或沉迷于享乐。
最后一句“老子不婆娑”,则是对老年生活的另一种态度的表达。诗人在这里展现了坚定和从容的生活态度,既不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也不为年轻时光所束缚。这种态度既体现了诗人的独立人格,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老年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学和对生命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