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世功名子有凭,过人才艺我何曾。
诗书废忘难支敌,门馆光华怯再登。
捐弃妻儿逃世累,扫除须发伴禅僧。
待君持节东南日,试问当年杜伯升。
【解析】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型,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型解答时,首先要读懂诗作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着具体内容和思想情感从手法、语言、结构等角度分析答题。“超世功名子有凭,过人才艺我何曾”意思是:超出世俗的功名,我有靠山,才能出众的才能,我又怎么没有呢?“诗书废忘难支敌,门馆光华怯再登”意思是:由于我读书不进,所以不能支持门户,我的声名也受到了影响;“捐弃妻儿逃世累,扫除须发伴禅僧”意思是:我抛弃了妻子儿女,逃避世俗的纷扰之苦,剃去头发,跟和尚为伴。表达了作者渴望远离世俗纷争,归隐山林的思想。“待君持节东南日,试问当年杜伯升”意思是:等到你执掌朝廷大权的时候,请你不要忘记我这个当年被贬谪的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答案】
【寄曾公权】
超世功名子有凭,过人才艺我何曾。
诗书废忘难支敌,门馆光华怯再登。
捐弃妻儿逃世累,扫除须发伴禅僧。
待君持节东南日,试问当年杜伯升。
译文:
超世功名,我有靠山,才能出众的才能,我又怎么没有呢?
由于我读书不进,所以不能支持门户,我的声名也受到了影响。
我抛弃了妻子儿女,逃避世俗的纷扰之苦,剃去头发,跟和尚为伴。
等到你执掌朝廷大权的时候,请你不要忘记我这个当年被贬谪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自伤怀才不遇的诗。开头两句,写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感叹:“超世功名子有凭,过人才艺我何曾。”这两句话是全诗的感情基调所在。它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直抒胸臆地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悲愤情绪。诗人认为,自己的才华和抱负都很高远,可是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自己只能屈身于庸碌之中了。这两句诗一气呵成,感情奔放,气势充沛,把诗人内心的悲愤和不平表达得淋漓尽致。
中间四句,进一步写自己的处境。“诗书废忘难支敌,门馆光华怯再登”,意谓自己虽然在文学上有一定造诣,但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而失去了用武之地,只好在家中埋头读书了。“捐弃妻儿逃世累,扫除须发伴禅僧”,这两句则描绘出一幅遁入空门的形象。这里既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又流露出他对于佛教的虔诚信仰。
是诗人对朋友的劝勉之词:“待君持节东南日,试问当年杜伯升。”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中有句云:“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动如参商”是说天象中的参星和商星永远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人或事物不可能同时并存、共处。这里,诗人以古人的遭遇自况,希望友人能像当年的杜甫一样,在朝中做官,施展抱负。最后一句是结语,也是全诗感情的高潮。诗人以杜甫自比,表明了他希望与朋友共同进退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