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简策侍前旒,又见衣冠送作州。
北府时清惟可饮,西山气爽更宜秋。
功名不朽聊通袖,海道无违具一舟。
枉读平生三万卷,貂蝉当复自兜牟。

寄送定州苏尚书

初闻简策侍前旒,又见衣冠送作州。北府时清惟可饮,西山气爽更宜秋。功名不朽聊通袖,海道无违具一舟。枉读平生三万卷,貂蝉当复自兜牟。

译文:

当初听闻您被任命为朝廷的重要官职,侍奉在皇帝身边;如今又看到您离开京城前往定州赴任。北方的府邸此时清净宁静适宜饮酒,西山的秋风吹拂着清爽宜人。您的名声和功业将会永垂不朽,就像衣袖上流下的光辉;在海上出行也毫无妨碍,我为您准备了一艘船。我枉读了一生的书,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您的貂蝉之冠将再次戴上,如同兜牟一般光彩夺目。

赏析:

陈师道通过这首《寄送定州苏尚书》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及对友人即将离京赴任的不舍。诗中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怀之情,还反映了北宋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句“初闻简策侍前旒,又见衣冠送作州”便奠定了离别的主题。陈师道通过“初闻”和“又见”的表达,传达了时间的变化与人事的变迁。这种变化不仅是时间的推移,更是从繁华到离别的过程。同时,这两句诗也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新职的祝福。

“北府时清惟可饮,西山气爽更宜秋”描绘了友人即将到达的新环境的宁静与美丽。这里的“北府”指代的是京城之外的某个地方,而“西山”则是指著名的西山风景名胜区,秋天的美景为离别增添了几分哀愁。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种情绪中,而是以“惟可饮”和“更宜秋”来表达一种乐观的态度和希望。

第三句“功名不朽聊通袖,海道无违具一舟”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祝愿。诗人用“功名不朽”来形容友人的卓越才能,认为其才华和成就将永远流传于世。同时,“聊通袖”则意味着诗人愿意为友人提供帮助和支持,就像袖子一样宽松舒适。此外,“海道无违具一舟”则表明诗人将为友人准备好船只,助其顺利到达目的地。

最后一句“枉读平生三万卷,貂蝉当复自兜牟”则是诗人对友人的一种勉励与调侃。这句话中的“枉读”意为白白浪费时间或机会,而“貂蝉”是古代的一种美玉,常用来比喻贵重或美好的东西。诗人用“当复自兜牟”来表达自己虽然未能与友人共度时光,但希望他能够再次获得成功和荣耀。

《寄送定州苏尚书》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诗作。陈师道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邃的思考,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