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贫无一锥,所向皆四壁。
瀛洲足风露,胡不减饥色。
昔闻杜氏子,剪髻事尊客。
君妇定不贤,三梳奉巾栉。

这首诗是诗人张文潜的一首自述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我贫无一锥,所向皆四壁 - 我的家很穷,几乎没有什么财产,我走到哪里都感到四面都是墙壁。
  2. 瀛洲足风露,胡不减饥色 - 在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理想的地方)有足够的风露,为什么不能够减去我的饥饿感?
  3. 昔闻杜氏子,剪髻事尊客 - 我曾经听说杜氏的儿子,他为了尊敬客人而剪短了头发。
  4. 君妇定不贤,三梳奉巾栉 - 你的老婆一定不会贤良,她要为客人梳头三次。

译文:
我家境贫寒,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我走到哪里都会感到自己的贫穷和无助。我在瀛洲(一个传说中的理想之地),那里的风露充足,应该能够减轻我心中的饥饿感和困顿。我曾听说过杜氏的儿子,他为了让客人满意,剪短了自己的头发。你的妻子一定不会贤良,她要为客人梳头三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己的贫困与理想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向往。诗中的“四壁”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困顿生活。而“瀛洲足风露”一句,则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妻子的讽刺,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