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夫铁脚,道价喧宇宙。
望礼东南云,吾今独何后。
晚始识其子,瑶林一枝秀。
初闻饮光笑,复作空生瘦。
今年退后禅,袖手不肯又。
真成菩萨魔,未免化城咎。
白月悬清光,大钟得辞扣。
知止一何勇,随缘岂无复。
丰台两禅子,三请期一觏。
翩然挈瓶盂,百里往相就。
古寺风雨馀,触目初邂逅。
夙昔有静缘,欢然宛如旧。
教我早自异,业成谁得救。
世故已备尝,踌躇复何候。
钻火勿停手,时来自渠透。
殷勤礼白足,吾为太山溜。

【注释】夫铁脚:以铁脚为喻,形容其脚步稳重坚实。喧宇宙:形容声名远扬。东南云:指东南方向的云彩,也暗指禅师所在的寺庙方位。独何后:独自徘徊,不知所踪。识其子:认识他的弟子。瑶林一枝秀:比喻弟子才华出众。饮光笑:饮酒作乐,笑谈风生。复作空生瘦:又因清瘦而消瘦。退后禅:指退居僧院,不再参禅。真成菩萨魔:真成了菩萨,但又有魔障。化城咎:化城寺的罪过。白月悬清光:白色的月光映照下的佛殿,清静幽雅。知止一何勇:知道适可而止,却如此勇敢。随缘岂无复:顺应缘分,又有何不可?丰台两禅子:两位僧人在丰台修行。三请期一觏:三次邀请他来相见,最终得以相逢。翩然挈瓶盂:形容其从容不迫,步履轻盈。百里往相就:不远千里前来探望。触目初邂逅:初次见面时的情景。夙昔有静缘:往日就有清净的因缘。欢然宛如旧:欢欢喜喜,如同以往一样。教我早自异:让我早早地与世俗分离。业成谁得救:一旦成佛,又有谁能拯救?世故已备尝:世间的烦恼已经尝遍。踌躇复何候: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钻火勿停手:不停地钻火,不要停下来。时来自渠透:时时从火中穿过去。太山溜:泰山的水流,比喻佛法如山,永不停歇地流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一位禅师所作,表达了对禅师深深的敬仰和不舍之情。全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将禅师的品格、风貌和人生哲理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联“平生夫铁脚,道价喧宇宙”两句,诗人用铁脚比喻禅师的坚定步伐,道价则暗指其深厚的修为和崇高的地位。这一形象的塑造,既展现了禅师的威严,又体现了他在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同时,这两句也暗示了禅师的人生态度——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颔联“望礼东南云,吾今独何后”两句,诗人通过观察东南方向的云彩,联想到自己独自徘徊的身影。这一画面既表现了禅师的孤独,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迷茫。诗人在此处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东南云”赋予了人的特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晚始识其子,瑶林一枝秀”两句,诗人通过回忆与禅师相识的过程,赞美了禅师弟子的才华出众。这里的“瑶林一枝秀”不仅指弟子的才华,也象征着禅师门下的弟子如花朵般娇艳动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一描写既体现了禅师的栽培之功,也展现了他对弟子们的关爱与期待。

尾联“知止一何勇,随缘岂无复”两句,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禅师行为的理解和尊重。他认为禅师之所以敢做出这样的行为,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知道何时应该止步。而禅师之所以能随缘而行,也是因为他懂得顺应缘分,不会过于执着。这一理解既体现了诗人对禅师的敬意和赞赏,也揭示了禅师人生的智慧与豁达。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禅师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禅师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同时,诗人在描绘过程中巧妙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