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惠不必广,但问与者谁。
受施何用多,名义以为资。
平生师友间,四海参寥师。
一穷无四壁,百代有千诗。
再逐越淮江,三年鲁中归。
初无赞公色,不异净名衣。
才如得风鹢,已复触藩羝。
路贫谁肯怜,语妙君所知。
我往立谈间,欻若白受缁。
乃知仁者听,不待辛苦词。
赵侯名教士,劲气喷长蜺。
论吐天下公,而合吾所私。
明窗弄文墨,妍语含英姿。
要与识者论,且避群儿痴。
旧好无新功,终年此交绥。
未须坚百战,当即建降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题目为“赠赵奉议”。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为惠不必广,但问与者谁。
(赠赵奉议)赠送给你的好处不必广泛,只需要询问给予你的人是谁。
注释:这是诗的开头,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慷慨和无私。受施何用多,名义以为资。
(赠赵奉议)接受别人的帮助不需要太多,名义作为回报。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回报的淡泊,强调了名誉的重要性。平生师友间,四海参寥师。
(赠赵奉议)在一生的朋友和老师之间,四海之内都能找到像我这样的贤人。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品德的高度自信,认为自己能够成为众人的榜样。一穷无四壁,百代有千诗。
(赠赵奉议)即使贫穷,也不必担心没有文化传承,因为诗歌会流传千古。
注释:“四壁”指四面墙壁,形容贫穷;“千诗”指无数诗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赞美,认为诗歌可以跨越时间和文化,传承下去。再逐越淮江,三年鲁中归。
(赠赵奉议)再次离开越地去淮江,三年后回到鲁国故土。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他在旅途中的艰辛和坚韧。初无赞公色,不异净名衣。
(赠赵奉议)最初并没有赞美他,就像穿着净名的衣服一样。
注释:“赞公”指赞美他的德行;“净名衣”指穿着净宗和尚的衣服。这句话表明诗人对友人的谦逊和高尚品质的认可。才如得风鹢,已复触藩羝。
(赠赵奉议)才华像得到风神的鹢鸟,又像触到了藩篱上的大山羊。
注释:“风神”指超凡脱俗的气质;“风鹢”指传说中的神鸟;“触藩羝”指被束缚或困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他在某些方面可能面临挑战。路贫谁肯怜,语妙君所知。
(赠赵奉议)在贫穷的路上,谁会可怜你呢?你的言语精妙,只有我最了解。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支持,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友人才能的认可。我往立谈间,欻若白受缁。
(赠赵奉议)我过去和他谈话的时候,忽然觉得他好像接受了佛法的教化。
注释:“立谈”指短暂的交谈;“白受缁”指接受佛学教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精神境界的赞赏。乃知仁者听,不待辛苦词。
(赠赵奉议)我才知道仁者听到别人的话并不需要辛苦地表达。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仁德的赞扬,认为仁者能够理解并接受他人的善意。赵侯名教士,劲气喷长蜺。
(赠赵奉议)赵侯是一位著名的文人学者,他的气势如同喷射的长虹。
注释:“赵侯”指赵奉议;“名教士”指著名文人;“劲气喷长蜺”形容他气势强大,犹如长虹一般。论吐天下公,而合吾所私。
(赠赵奉议)他的论述既公正无私,又符合我的个人喜好。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言论公正且符合自己的口味。明窗弄文墨,妍语含英姿。
(赠赵奉议)在明亮的窗户下挥洒笔墨,言辞优美,充满才华。
注释:这句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印象。要与识者论,且避群儿痴。
(赠赵奉议)我要找那些有见识的人来讨论,并且远离那些愚蠢的人。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学术探讨的态度,强调了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的重要性。旧好无新功,终年此交绥。
(赠赵奉议)虽然老朋友不再有新的成就,但我们依然保持长久的友谊。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没有新的成果,也不改变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未须坚百战,当即建降旗。
(赠赵奉议)不必经历百战,只需立即建立旗帜就能胜利。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认为无需经过激烈的战斗,就可以实现目标。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的赞美和鼓励,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崇高品德的认可。诗中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朋友的形象和性格特点,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知识和学术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友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