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兴废问洪钧,来谒孤坟独怆神。
千载高风馀凛凛,一池秋水自粼粼。
门前帆影来天际,林杪钟声落海滨。
此道寥寥今复振,不应渔水是东邻。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表达了对姜相的敬仰之情和对兴废更替规律的深刻思考。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欲将兴废问洪钧,来谒孤坟独怆神。
  • 译文:想要探究兴衰成败的原因,来到这里瞻仰孤独的坟墓,深感悲伤。
  • 注释:兴废,指国家的兴盛与衰败;洪钧,古代神话中的天帝之锤,象征着天地间万物运行的规律;孤坟,指姜相的墓地;怆神,感到悲伤或不安。
  • 赏析:首句表达了作者想要深入了解国家兴亡的根本原因,并怀着敬畏之心前来拜祭。第二句则表达了他对姜相这位英雄人物的缅怀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慨。
  1. 千载高风馀凛凛,一池秋水自粼粼。
  • 译文:千年的高洁品格依然让人敬畏,一池秋天的水波荡漾着粼粼波光。
  • 注释:高风,形容人的高尚品质或行为;余凛凛,形容历经岁月仍令人敬畏;粼粼,形容水面波光闪烁的样子。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赞美了姜相的高洁品格和其历史地位的崇高性。千年之后,这种精神仍然让人感到敬畏,而秋天的水波更是增添了一份静谧之美。
  1. 门前帆影来天际,林杪钟声落海滨。
  • 译文:门前船只上的帆影在天际线上消失,林梢上传来悠扬的钟声回荡在海边。
  • 注释:帆影,指船帆在天空中留下的倒影;天际,指云层之上或天空中;海上,指靠近大海的地方;林杪,指树梢。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门前的船只、天际的帆影、林梢的钟声,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1. 此道寥寥今复振,不应渔水是东邻。
  • 译文:这种治国之道如今又开始振兴,不应该让东邻的渔民效仿。
  • 注释:此道,指治理国家的方法或道理;寥寥,稀少、不常见的意思;东邻,这里代指邻国;渔水,指捕鱼为生的渔民。
  • 赏析:尾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复兴的坚定信念,认为应该坚守自己的治国理念,不被外界所动摇。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东邻渔民的关切,希望他们能够保持自己的特色和生活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