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洄江上山,千里皆可爱。
忽见匡庐峰,气势一何大。
崔嵬青天屏,叆叇白云盖。
藤萝拂金绳,瀑水挂玉带。
未雨龙穴藏,摩空鸟飞碍。
疑非红尘间,邈在万物外。
闻有高世士,眠云不知载。
饮露餐朝霞,啸月下天籁。
轩冕何足道,天地乃投芥。
吾能与之游,无庸去浮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下面是诗句的逐一注释和赏析:

初见庐山
【译文】:第一次见到庐山。
【赏析】:这是诗的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庐山初次遇见时的感受。”初见”一词,表现了作者对庐山的好奇和新奇之感,而”庐山”则是诗人所要表达的对象,也是全诗的中心话题。

溯洄江上山,千里皆可爱。
【译文】:回望江上的山,千里江山都显得美丽可爱。
【赏析】:这里诗人描绘了自己站在江边远眺的景象,他看到的是一片连绵不绝、景色宜人的山水画卷。”溯洄”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站在江边远眺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深深的敬畏之情。

忽见匡庐峰,气势一何大。
【译文】:忽然间看见庐山的山峰,那气势之大令人惊叹。
【赏析】:这里的”匡庐”指的是庐山,诗人在看到庐山的高峰后,感受到了它雄伟壮观的气势。”一何大”三个字用来形容山势之高峻,强调了庐山的气势之巨大。

崔嵬青天屏,叆叇白云盖。
【译文】:巍峨的青天如同屏风,云雾缭绕像是云盖。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庐山的雄伟景象,通过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将庐山的青天和白云描绘得栩栩如生。”崔嵬”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青天的高大,而”叆叇”则描绘了云雾的缭绕。

藤萝拂金绳,瀑水挂玉带。
【译文】:藤蔓缠绕着金色的绳索,瀑布像玉带一样挂在山腰。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庐山的美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庐山的自然风光之美。

未雨龙穴藏,摩空鸟飞碍。
【译文】:在没有下雨的时候,山中隐藏着龙的影子;鸟儿在天空飞翔,受到阻碍。
【赏析】: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特征,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庐山的美丽与神秘。

疑非红尘间,邈在万物外。
【译文】:怀疑这并非人间红尘之地,它远离于世间万物之外。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超越尘世的深深向往和赞美之情,也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闻有高世士,眠云不知载。
【译文】:听说有一位高人隐士,他睡在云朵之上却不知道自己被载着。
【赏析】:这句诗以传说的形式展现了庐山的高士形象,通过夸张和想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者的羡慕之情。

饮露餐朝霞,啸月下天籁。
【译文】:饮用露水,品尝朝霞,夜晚对着月光吟唱出天籁般的歌声。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庐山的生活状态,他在这里过着一种清静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轩冕何足道,天地乃投芥。
吾能与之游,无庸去浮海。
【译文】:华丽的帽子和官服算得了什么?天地之间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尘埃。我能与之为伴,无需去航海漂泊。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看淡,以及对天地自然的敬仰。他主张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