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嗔我眼常白,故著昏花阿堵中。
不怪参军谈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
著篱令恶谁能继,损读方奇定有功。
九恼从来是佛种,会如那律证圆通。
《目疾》
天公嗔我眼常白,故著昏花阿堵中。不怪参军谈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
著篱令恶谁能继,损读方奇定有功。九恼从来是佛种,会如那律证圆通。
注释:
- 天公嗔我眼常白:形容视力不佳,眼睛经常模糊不清。嗔,生气、发怒。
- 故著昏花阿堵中:因为视力不佳,所以看东西总是模糊不清。阿堵,这里指代财物或金钱。
- 不怪参军谈瞎马:对于别人谈论瞎子骑马的比喻并不觉得奇怪。
- 但妨中散送飞鸿:只是妨碍了名士张中散(即张湛)送走飞翔的大雁。
- 著篱令恶谁能继:即使有能人巧匠也无法继承这种技艺。
- 损读方奇定有功:虽然损害了阅读能力,但却能够成就一番功业。
- 九恼从来是佛种:烦恼和苦恼向来是成佛的基础。
- 会如那律证圆通:最终如同佛教戒律一样达到圆满无缺的状态。
赏析:
《目疾》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在面对视力问题时的心境变化与自我反思。诗中的“天公嗔我眼常白”一句,以天公发怒的口吻表达了作者视力不佳的事实;而“故著昏花阿堵中”,则进一步描绘了因视力问题而产生的困惑和不便。尽管面对这些困难,诗人并未气馁,反而以宽广的胸怀去理解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表现出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身状况的深刻认知,也反映了他面对逆境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