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岁柴门百事乖,此身只合卧苍苔。
蝉声未足秋风起,木叶俱鸣夜雨来。
棋局可观浮世理,灯花应为好诗开。
独无宋玉悲歌念,但喜新凉入酒杯。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写诗人经过一年的风风雨雨,觉得柴门百事都不顺心,只有卧在苍苔上最为合适;颔联以蝉声和木叶声来烘托秋夜的凄凉气氛,表现自己的孤寂之情;颈联通过观棋、赏灯等日常之事,来反映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尾联写诗人独无宋玉悲歌念,但喜新凉入酒杯,表现了诗人的乐观旷达情怀。

【答案】

译文:

岁月蹉跎,一年来,柴门百事都不如意,只有躺在苍苔之上最为合适。

秋风瑟瑟,蝉儿鸣叫声还不够,就听到夜雨淅沥。

下棋可以观察世事,灯花应是好诗的启明星。

没有宋玉的悲歌,只喜欢新凉的酒。

赏析:

此诗前二句为起句。“经岁柴门百事乖”,意思是说: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家家户户都不顺心,唯有我这个读书人,只能躺在苍苔之上最为合适。这里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此身只合卧苍苔”,意思是说:我这个人只能安于贫贱,躺卧在苍苔之上了。这里运用了典故,《晋书·陶潜传》载:“(陶潜)尝言‘久宦州县,遂成弊敝,不如归耕’”。这两句是说:经过一年的风风雨雨,觉得柴门百事都不顺心,只有躺下来最为合适。“此身只合卧苍苔”,一个“只”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人用三个意象来描绘秋夜的景象。“蝉声未足秋风起,木叶俱鸣夜雨来。”这里诗人用蝉声、秋风和夜雨作为秋天的象征,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的凄凉景象。“木叶皆鸣”,则更显秋天的萧条。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凄凉之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豁达、开朗的心态。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重点。“棋局可观浮世理,灯花应为好诗开。”诗人通过对棋局和灯花的观察,来反映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棋局反映了世间的纷繁复杂,而灯花则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启示。诗人通过对这两方面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洞察和感悟。

尾联写诗人独无宋玉悲歌念,但喜新凉入酒杯。这里的“宋玉”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宋玉,他因才华横溢而遭楚顷襄王嫉妒而被流放至湘水,最终郁郁而终。而“悲歌”则是指宋玉所作的《离骚》。这里诗人借用宋玉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时局的不满和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新凉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秋夜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