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巴丘书事

陈与义咏史诗鉴赏

陈与义,南宋诗人,其作品以沉郁悲壮、风格独特著称。在建炎二年(1128年),陈与义因避战乱流寓洞庭湖一带,这一年他登上岳阳楼,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描绘洞庭湖景色的古诗《巴丘书事》。首句“三分书里识巴丘”运用典故,为题目“书事”打下伏笔。颔联“晚木声酣洞庭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诗人对故土之情。颈联“未必上流须鲁肃”,反用孙权使鲁肃屯巴丘事,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抱负与无奈。尾联“腐儒空白九分头”,以自嘲形式表达自己政治上的失意与无奈。全诗通过对洞庭湖美景的描绘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感悟。

赏析:
《巴丘书事》是南宋初年杰出诗人陈与义的一首典型七言律诗代表作。诗中首联以《三国志》起首,奠定咏史的基调;颔联描写眼前之景,写得气象开阔;颈联感慨自己政治上坎坷漂泊的际遇;尾联反用孙权使鲁肃屯巴丘事,表达内心的情感。全诗通过对洞庭湖美景的描绘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