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坐峰前冲雨急,黄岩县里借舟迟。
百年痴黠不相补,万事悲欢岂可期。
莽莽沧波兼宿雾,纷纷白鹭落山陂。
只应江海凄凉地,欠我临风一赋诗。
注释:
自黄岩县舟行入台州——从黄岩县乘船进人台州
宴坐峰前冲雨急,黄岩县里借舟迟——坐在山前迎着风雨的急流中,却因在黄岩县里借船耽搁了时间。
百年痴黠不相补,万事悲欢岂可期——一百年来,我的愚蠢和狡猾不能弥补;所有的悲欢离合,难道是可以预期的吗?
莽莽沧波兼宿雾,纷纷白鹭落山陂——茫茫的江水,夹杂着一夜的雾气,白鹭们纷纷落在小山坡上。
只应江海凄凉地,欠我临风一赋诗——这里应该是长江、大海那样的凄清之地,我欠下一首临风赋诗的情意吧。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春,诗人由浙江黄岩至福建漳州、泉州,再至福建建阳,一路游览山川胜境,有感而发之作。
首联“宴坐峰前冲雨急,黄岩县里借舟迟”,写诗人在旅途中遇到暴雨。雨势猛烈,如急流冲刷山峰。他只得坐下来避雨,在黄岩县里借船过河。一个“急”字,写出了雨势之大。诗人面对大自然的力量感到无可奈何,只好在黄岩县歇脚。
颔联“百年痴黠不相补,万事悲欢岂可期”,是说人的一生聪明或愚笨都不可以弥补,所有的事情无论悲喜都是无法预料的。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无奈。
颈联“莽莽沧波兼宿雾,纷纷白鹭落山陂”,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用“沧波”和“宿雾”来形容湖面波涛汹涌,云雾缭绕的景象;用“白鹭”和“落山陂”来形容湖边白鹭翩翩起舞的景色。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只应江海凄凉地,欠我临风一赋诗”,是说这里的江海景象让人感到凄凉,而我在这里吟咏诗歌,抒发情感。诗人通过这个转折,巧妙地将前面的描写与自己的感受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