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玉中间作此亭,规模虽小意高深。
稚篁畏日生檐下,老树禁风长绿阴。
不道官中尽汤火,谁知闹里有山林。
公馀独在斜阳外,百岁顽身万古心。

万玉亭

万玉中间作此亭,规模虽小意高深。

稚篁畏日生檐下,老树禁风长绿阴。

不道官中尽汤火,谁知闹里有山林。

公馀独在斜阳外,百岁顽身万古心。

注释:

  1. 万玉中间:指亭子处于万玉之中,形容其环境优美。2. 稚篁:嫩竹。3. 禁风:抵御寒风。4. 汤火:指官府中的刑场和厨房等处,这里比喻官场的黑暗。5. 山林:指自然的美好景致。6. 公馀:公务之余。7. 斜阳外:夕阳西下的地方。8. 百岁顽身:形容人虽然年迈但仍有一颗顽石般坚定不移的心。9. 万古心:永远不变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坐落在万玉之中的亭子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诗人通过描述亭子的环境,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亭子位于万玉之间,周围都是翠绿的竹林和高大的树木,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种环境使得亭子显得更加珍贵和独特,也为下文的感慨打下了基础。
    诗人通过对亭子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亭子的赞赏之情。亭子的格局虽然较小,但意境深远,让人感到其高深莫测。这种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欣赏能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转向对官场生活的描绘。他提到,尽管官场上有许多艰难险阻,但在其中仍然有人保持一颗坚定的心,如同山一样坚不可摧。这里的“汤火”指的是官场中的刑罚和酷热,而“山林”则暗指自然的美好景致。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于官场与自然的不同看法,也表明了他内心对于自然的深深喜爱。
    诗人用“公馀独在斜阳外”这句话来结束全诗,表示自己在公务之余,喜欢独自走到斜阳之下,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这句诗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他的豁达和洒脱。
    这首诗以描绘亭子为起点,逐渐过渡到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再回到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形成了一个由内而外的表达过程。同时,诗人通过对亭子、官场和自然的描述,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