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虚堂一榻秋,人间高枕几王侯。
乱云未放晓山出,片月不随寒水流。
检校一身浑是懒,平章千古得无愁。
湘波见说清人骨,恨不移家阿那州。
山居
耿耿虚堂一榻秋,人间高枕几王侯。
乱云未放晓山出,片月不随寒水流。
检校一身浑是懒,平章千古得无愁。
湘波见说清人骨,恨不移家阿那州。
注释与赏析
1. 诗篇解读:
这首诗以“山居”为题,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的“耿耿虚堂一榻秋”,形容了诗人居住的简陋而充满秋天氛围的空间;“人间高枕几王侯”,则表现了诗人对权势地位的超然态度,即使身处繁华世界,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2. 意象分析:
- 耿耿:此处形容天空明亮如镜,给人一种清净之感。
- 虚堂:指空荡荡的书房或居室,暗示着诗人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
- 一榻秋: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突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 高枕:形容无忧无虑、安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 湘波:湘江水波,常用来比喻人的清白节操。
3. 情感表达:
全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用“平章千古得无愁”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4. 文化背景:
此诗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体现了文人对于自然和心灵的和谐共生的追求。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
结语
《山居》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隐居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同时也启示我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到一种平衡心灵与物质的关系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