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从此不须深,君子亭中人不寻。
青竹短篱围昼静,梅花两树照春阴。
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
入山从此不须深,君子亭中人不寻。青竹短篱围昼静,梅花两树照春阴。
- 诗句解读:
- “入山从此不须深”:此句表达了诗人进入山林后无需深入追求或寻找更深的意境,而是享受当下的宁静与和谐。
- “君子亭中人不寻”:在君子亭中,人们无需四处探寻,即可体验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 “青竹短篱围昼静”: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场景,青竹和短篱围绕着一天中的宁静时光。
- “梅花两树照春阴”:梅花树在春天的阴凉中盛开,为这个场景增添了一抹生机与美丽。
- 译文注释:
- “天公恶剧逐番新”:天公似乎有意上演新的恶作剧,让今年有主人来享用这片美景。
- “赖是今年有主人”:幸好今年有主人来欣赏这份美景,使得这恶作剧显得不那么突兀。
- “君子亭中眠白昼”:在这里,诗人仿佛在君子亭中度过整个白天,享受着宁静与舒适。
- “燕公楼上步青春”:诗人还可能在燕子楼前漫步,感受青春的气息与活力。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诗人通过描绘君子亭中的美丽景色,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喧嚣、回归自然本真的生活态度。此外,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为诗歌增添了艺术魅力。评析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初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诗中的“君子亭”可能指的是某个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宁静的时光,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诗中的“君子”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品质和追求。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