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中逢晚雨,灵峰寺里借绳床。
只应护得纶巾角,还费高僧一炷香。

雨中宿灵峰寺

雁荡山中逢晚雨,灵峰寺里借绳床。只应护得纶巾角,还费高僧一炷香。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名作之一,描绘了他在雁荡山中遇到晚雨,并在灵峰寺里借住时的场景。诗中的“只应护得纶巾角,还费高僧一炷香”寓意深刻,既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诗的第一句“雁荡山中逢晚雨”,直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天气情况。雁荡山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而晚雨更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神秘感。这种场景为诗歌营造了一种特定的氛围。

第二句“灵峰寺里借绳床”,通过“借绳床”这一细节描述,展现了诗人在寺庙中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借绳床”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借住或使用绳子做的床铺,更是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暂时放下,以及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第三句“只应护得纶巾角”,则进一步丰富了诗的内涵。这里提到的“纶巾角”是指古代士人常用的一种头巾,象征着文人雅士的身份和品位。而“只应”则是强调了一种必然性,即诗人在这种环境下能够保持自己的品格和尊严,不被世俗所累。

第四句“还费高僧一炷香”,则以佛教文化为主题。在这里,“高僧”指的是寺庙中的僧人,他们通常被认为具有深厚的修行和智慧。而“一炷香”则是佛教仪式中常用的供品,象征着虔诚和敬意。这句话暗示着诗人在寺庙中度过的时光,既是一段短暂的停留,也是一次心灵的修行。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对人物行为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心态变化和精神追求。同时,诗中融入了佛教文化的元素,使得整首作品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