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照乱石,颠崖下双筇。
试从绝壑底,仰视最奇峰。
回埼发涧怒,高霭生树容。
半岩菖蒲根,翠葆森伏龙。
岂无避世士,于此傥相逢。
客心忽悄怆,归路迷行踪。
与信道游涧边
与:跟随,随从
信道:相信道路
游涧边:游览于山涧旁
译文:在山涧旁随从着信仰的道路游玩。
注释:此句描述了诗人在山涧边的行走和游玩的情景。
赏析:此句通过“随从”和“信仰的道路”这两个关键词,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信仰的追随,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和安详。
斜阳照乱石,颠崖下双筇(qióng)
斜阳:夕阳,指太阳偏西时的景象
乱石:错落有致的石头
颠崖:高耸陡峭的山崖
双筇(qióng):两把竹子做的手杖,用来支撑身体上下山
译文:夕阳的余晖映照着错落有致的乱石,高耸陡峭的悬崖之下,我撑着两根竹杖缓缓前行。
注释:此句描写了日落后山间的景色,以及诗人在山间行走的情形。
赏析:此句通过对夕阳、乱石、高崖和手杖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山间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坚韧。
试从绝壑底,仰视最奇峰
试:尝试、试着
绝壑(hè):深不见底的山谷
底:底部
仰视:抬头看
最奇峰:最奇特的山峰
译文:试着从深深的山谷底部仰望那最奇特的山峰。
注释:此句表达了诗人在山间的探险和对山峰的赞美。
赏析:此句通过“尝试”、“深深的山谷”和“最奇特的山峰”等关键词,表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欣赏。
回埼发涧怒,高霭生树容
回埼(quán):曲折的山崖
发:产生
涧怒:山涧中的水流激荡
高霭(ǎi):浓密的雾气
生树容:映衬树木的景色
译文:曲折的山崖激起了涧水激荡,浓密的雾气使树木的景色更加生动。
注释:此句描述的是山间的自然景象,以及这些景象对树木的影响。
赏析:此句通过对山崖、水流和树木的描绘,展示了山间的生机和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半岩菖蒲根,翠葆森伏龙
半岩:半山腰
菖蒲(jiāng pú):一种植物,学名为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的池塘中或沼泽地带。
翠葆(bào):绿色茂盛的样子
森伏龙:密集的草丛中隐藏着一条龙
译文:在半山腰上,菖蒲的根部郁郁葱葱,绿色的草丛中隐藏着一条龙。
注释:此句描绘了山间的植被和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赏析:此句通过对植被和生物的描述,展现了山间的生态平衡和生命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岂无避世士,于此傥相逢
岂无:难道没有吗
避世士:隐居的人
傥(tǎng):或许、可能
相逢:相遇
译文:难道不是隐居的人在这里偶然相遇吗?
注释: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偶遇之人的惊喜。
赏析:此句通过“是否”、“隐居的人”和“偶然相遇”等关键词,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谐与人的内心平静的向往。
客心忽悄怆(chuàng),归路迷行踪
客心:旅居他乡的心情
悄怆(chuàng):悲伤、凄凉
归路:回家的路
迷行踪:迷失方向
译文:旅居他乡的心情突然变得悲伤而凄凉,回家的路让我迷失了方向。
注释:此句描述了诗人在旅行中的情感变化和困境。
赏析:此句通过“旅居他乡的心情”、“悲伤”、“回家的路”和“迷失方向”等关键词,表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