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
宁受此酸辛,莫行岁晚路。
丈夫少壮日,忍穷不自恕。
乘除冀晚泰,乃复逢变故。
经年岳阳楼,不见宫南树。
辞巢已万里,两脚未遑住。
水落君山高,洞庭秋已素。
浮云易归岫,远客难回顾。
飘然一瓶锡,未知所挂处。
寂寞短歌行,萧条远游赋。
学道始恨晚,为儒孰非腐。
乾坤杳茫茫,三叹出门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含义,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别岳州”,即告别岳州这个地方。“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是说早晨吃了三升的葱汤,晚上喝了三升的米酒。“朝食”指吃早饭,“暮饮”指喝晚饭。“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是说自己生活清苦,只能吃一些粗茶淡饭,而“三斗葱、三斗醋”,则是形容自己清贫的生活。“宁受此酸辛,莫行岁晚路。”宁:宁可、宁愿。“此酸辛”指生活的艰辛困苦,“莫行岁晚路”指不愿走仕途的道路。“宁受此酸辛,莫行岁晚路”是说宁可忍受生活的艰辛困苦,也不要去做官,去追求荣华富贵。“丈夫少壮日,忍穷不自恕”。丈夫年少壮年的时候,能忍受贫穷而不抱怨自己的命运。“忍穷不自恕”,是指忍受贫穷,不做怨天尤人的事情。“乘除冀晚泰,乃复逢变故。”乘除:这里指仕途。“乃复逢变故”指自己仕途遭遇变故。“经年岳阳楼,不见宫南树。”这句的意思是经过一年了还不见岳阳楼南边的树木,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担忧。”辞巢已万里,两脚未遑住”。“辞巢”指辞官,“已万里”指已经离开了家乡。“水落君山高,洞庭秋已素。”这句的意思是当水落下来的时候,君山显得更高,洞庭湖的秋天也显得更冷清了。“浮云易归岫,远客难回顾。”“浮云”比喻自己的身世飘零无依,“归岫”比喻自己的隐居之处。这句的意思是像浮云一样容易地回归山峰,远离家乡的人难以回头回顾。”飘然一瓶锡,未知所挂处。”这里的瓶锡指的是佛教中的锡杖,用锡做的长杖,用来象征修行人。“飘然一瓶锡,未知所挂处”句意思是说不知自己将到哪里去修行,不知道该在哪里安身立命,表现了自己漂泊不定、四处流离的生活状态。”寂寞短歌行,萧条远游赋。”这句的意思是寂寞地唱起了《短歌行》,凄凉地写下了《远游赋》。“学道始恨晚,为儒孰非腐。”这句的意思是开始学习佛道的时候才感到时间太晚了,做儒家学者又有什么不对的呢?”乾坤杳茫茫,三叹出门去。”这句的意思是天地之间茫茫然一片,我只得叹息一声,离开了这里。”乾坤杳茫茫”指天地之间渺茫广大无边无际,”三叹出门去”意为感叹着离开这里。
【答案】
译文:
早上吃三斗葱汤,晚上喝三斗米酒。宁愿忍受这种清苦,也不要到老年去求仕。丈夫年少壮年的时候,能忍受贫穷而不抱怨自己的命运。忍受贫穷不做怨天尤人的事情。乘除(仕途)希望晚年太平,却再次遭受变故。经过一年了还不见岳阳楼南边的树木,当水落下来的时候,君山显得更高。洞庭湖的秋天也显得更冷清了。像浮云一样容易地回归山峰,远离家乡的人难以回头回顾。飘然一身如同瓶锡(佛教中的锡杖),不知何往何处安身。寂寞地唱起了《短歌行》,凄凉地写下了《远游赋》。开始学习佛道的时候才感到时间太晚了,做儒家学者又有什么不对的呢?天地之间渺茫广大无边无际,我只得叹息一声,离开了这里。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罢黜后,在岳阳一带漂泊期间。诗人以清新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前六句描绘出一幅清贫的生活画面:清晨三杯葱汤,夜晚三斗米酒;宁受生活的艰辛困苦,也不要去追求荣华富贵。诗人通过描写清贫的生活来表达自己不愿做官的思想感情。最后两句以感慨的口吻写出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担忧,同时流露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