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与孙子,共作南山客。
扶疏月下树,偃蹇涧边石。
赋诗题古藓,三叫风脱帻。
任子不同游,毫端有畴昔。

前年与孙子,共作南山客。

扶疏月下树,偃蹇涧边石。

注释:前年,即去年。孙子,这里指孙子晋。共作,同在。南山客,隐居于南山的隐士。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偃蹇,高耸的样子。涧边石,山涧边的石头。毫端,笔尖。畴昔,往日。译文:去年我和孙子共同居住在南山,做那里的隐士。

扶疏月下树,偃蹇涧边石。

注释: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月下树,月光照在树下。偃蹇,高耸的样子。涧边石,山涧边的石头。译文:月光照在树下,我看着那棵枝叶茂盛的树;山涧边的石头高耸入云。赋诗题古藓,三叫风脱帻。

注释:赋诗,即作诗。题古藓(shàn),用古藓(苔)题诗。三叫,大声呼唤。风脱帻(jué),风把头发吹得散乱。译文:我吟咏着古苔藓上的诗句,高声呼喊,风把头发吹得散乱。

任子不同游,毫端有畴昔。

任安之的儿子任子才。任子才,字子才。畴昔,往日。译文:我和你儿子任子才不同出游,但我们的笔尖都记录了往昔的时光。赏析:此诗是作者对友人任安之的怀念之作。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和友人共同居住南山,一起在树下吟咏、一起面对山涧边的石头、一起大声呼唤以及曾经共同吟诗的场景来表达他对朋友深厚的感情。同时,诗人也借此回忆了他们共同度过的日子和那些美好的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