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闲吏债访仙居,云亦随人为卷舒。
桑下忽逢三度宿,腹中如饱十年书。
哦诗对酒谁知我,食柏餐霞一任渠。
底事若能无障碍,不愁无地著吾庐。

寄给莫道人

我暂时放下了官务,去访问他的隐居之地。

云朵也随着他,时卷时舒。

桑树下忽然又见到了你,已经在这里住了三次。

肚子里仿佛装满了十年的学问书籍。

吟诗对酒,只有我自己知道;吃柏叶,喝霞光,由他去吧。

什么阻碍都没有的话,不愁没有地方住。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拜访莫道人隐居之处,并与其交流心得后所写。

第一句“暂闲吏债访仙居”,直接点明自己前来的目的——为了拜访莫道人。同时通过“暂闲”二字,表明了自己此次来访,并非真心想要与莫道人结交,而是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拜访。然而,当他来到莫道人隐居之处,却发现自己竟然忘了带一些礼物来拜访。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既令人感到意外,也让人感到惊喜。

接下来两句“云亦随人为卷舒”,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此次访问结果的一种描述。这里的“云亦随人”指的是,当诗人来到莫道人隐居之地时,却发现这里的景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变得阴沉起来,仿佛是因为有人来到了这里。而这里的“卷舒”则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用来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这样的描述,既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又为接下来的诗句埋下了伏笔。

第三句“桑下忽逢三度宿”,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与莫道人相遇经历的具体描绘。这里的“桑下”是指一种常见的住宅形式,而“三度宿”则表示诗人与莫道人已经有过三次相见的经历。这种描述,既体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又为接下来的诗句埋下了伏笔。

第四句“腹中如饱十年书”,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与莫道人间的对话内容进行的一种概括。这里的“腹中如饱十年书”既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又表达了两人之间交流的内容之丰富、之深刻。同时,这也暗示了他们之间可能有着共同的兴趣和话题,因此才会如此深入地交流起来。

接下来的两句“哦诗对酒谁知我,食柏餐霞一任渠”,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与莫道人间的交流方式进行的另一种描绘。这里的“哦诗对酒”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在与莫道人间的交流过程中,时而吟诗、时而饮酒的情景,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在交流过程中相互陪伴、相互倾听的过程。而“食柏餐霞”则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用来形容他们的生活状态。这里的“一任渠”则是一种轻松自如、随遇而安的态度。通过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莫道人间深厚的友情,也展示了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一句“底事若能无障碍,不愁无地著吾庐”,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生活哲学进行的一种总结。这里的“底事”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自己生活哲学的思考,也可以理解为他在面对困难时的一种坦然态度。而“能无障碍”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同时,“不愁无地着吾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居住空间的满足感和自豪感。通过这样的总结,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亮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