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泉风俗如邹鲁,易合西华数载盟。
莫把肝肠随世变,常分儋石作人情。
哦诗岂诧文章好,立教先须义利明。
戏问苦庐余子畏,论交何重与何轻。
【注释】
①次韵吴推官见赠:即以次于原诗的韵脚,作答吴推官的赠诗。经理达翁家事之什:指吴推官对管理达翁家事所写的诗篇。 ②红泉:地名,在今广东新会县东。邹鲁:《尚书》中称孔子为邹国鲁国的先祖。西华:古都名,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左传·昭公十五年》:“郑人相惊以伯有。”《韩诗》注:“伯有者,宋人,其先宋人,居西土,故号伯有。”盟:誓约。
③肝肠随世变:意指世事变迁,人情易变。儋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儋(dan),石是重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④哦诗:吟咏诗歌。诧:夸耀。立教:治理教化,教育民众。义利明:指明确地讲清道义和利益的关系。戏问苦庐余子畏:戏问:戏弄,调侃。苦庐:苦心经营的住宅。余子畏:指其他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和韵诗,是作者酬答吴推官赠送的诗篇。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交往的态度和看法。
首联“红泉风俗如邹鲁,易合西华数载盟”,意思是说岭南的风俗和邹鲁一样淳朴,我们容易与西华结盟,共商大计。邹鲁是指邹、鲁二国的风俗,这里泛指中原一带,因为岭南靠近中原,所以风俗淳朴。易合西华数载盟,意思是我们很容易与西华结盟,共同商议大事。
颔联“莫把肝肠随世变,常分儋石作人情”,意思是要记住自己的本心,不要被世间的变迁所迷惑,要像分东西给穷人那样,把多余的粮食分给穷人,保持自己的原则。肝肠随世变,意谓世态炎凉,人心不古。莫把,意为不要忘了。分,这里是拿出的意思。肝肠,代指心性、情志。儋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儋,一石为十斗。此处指钱财。作人情,意为给予别人财物,表示友好之情。
颈联“哦诗岂诧文章好,立教先须义利明”意思是说啊,我吟咏诗歌,难道只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华吗?治理教化首先必须讲清道义和利益的关系。文章,诗歌,文学艺术。立教,治国治民之道,也即是教化,教育。义利,指道义和利益。
尾联“戏问苦庐余子畏,论交何重与何轻?”意思是你问,我们交朋友,为什么看重它,轻视它呢?苦庐,苦心经营的住所。余子畏,指其他的人。论交:交友。何重与何轻?为什么重视它,轻视它?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们交朋友,为什么要看重它,轻视它呢。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待友情的看法:一是要守住自己的原则;二是要懂得感恩回报;三是朋友之间的关系要平等真诚;四是朋友之间不能因利益而疏远;五是要珍惜与朋友相处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