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有酥陀出自天,芋成玉糁却同然。
此羹若使东坡见,尤怪枯茎化得偏。
【注释】
味有酥陀:味有酥,指味道像酥。出自天,形容味道鲜美。芋成玉糁:把芋头做成了如同玉糁(一种糕点)的美味。却同然:却相同。枯茎化得偏:枯死的茎杆也能变成这样。
【赏析】
此诗是苏轼为陈尧咨所撰《芋头羹》一诗所写的附和之诗。这首诗与陈尧咨的《芋头羹》诗相映成趣,共同展示了东坡对美食的热爱。
诗前两句写陈尧咨所食的这道菜味道鲜美无比,犹如天上掉下来的美味。“味有酥陀出自天”,意即这味道如天上掉落下来,美妙无比。“芋成玉糁却同然”,意即将芋头做成了如同玉糁一般的美味。“却同然”三字,写出了陈尧咨所食芋头的口感,既像玉糁又像酥,味道美妙绝伦。
第三句用反诘语气写陈尧咨所食之芋头为何能如此美妙?“此羹若使东坡见”,以东坡自比,意在表达对陈尧咨所食芋头美味的羡慕之情。
最后一句则写陈尧咨所食芋头之美妙,竟能使枯死的茎也变成美味,令人叹为观止。“尤怪枯茎化得偏”,用词新颖而别致,意在表达自己对此现象的惊讶之感。
全诗通过对陈尧咨所食芋头之美味的描述,展现了东坡对美食的独特见解和独特口味,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食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