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行嵩岭岁华新,又作残年踏雪人。
茅屋画檐俱富贵,稚松枯木总精神。
哦诗未怕寒生粟,举酒惟知暖欲春。
自说到家贫亦好,两峰门外玉璘珣。
注释:
- 十二月十二日踏雪度嵩岭
- 雪行嵩岭岁华新,又作残年踏雪人。
- 茅屋画檐俱富贵,稚松枯木总精神。
- 哦诗未怕寒生粟,举酒惟知暖欲春。
- 自说到家贫亦好,两峰门外玉璘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十二月十二日,踏着厚厚的雪花,走过嵩岭的写照。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十二月十二日踏雪度嵩岭”,以时间的推移引出了嵩岭的雪景。嵩岭之雪,为诗人的诗思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他的创作带来了灵感。这种大雪纷飞的场景,既是一种自然的美,更是一种生活的美。
次句“雪行嵩岭岁华新,又作残年踏雪人。”描绘了嵩岭之上,大雪纷飞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岁月如梭,转眼间又是一年,而自己却在大雪中行走,这不禁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常。诗人用“又作残年踏雪人”来表达自己的感慨,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茅屋画檐俱富贵,稚松枯木总精神。”这句诗描绘了嵩岭之上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人通过对茅屋、画檐、稚松、枯木的描绘,展现了嵩岭之上的自然之美。同时,诗人也通过这些自然元素,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五、六句则是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哦诗未怕寒生粟,举酒惟知暖欲春。”诗人通过对诗歌的创作过程和饮酒的乐趣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无论是在寒冷的环境中写作,还是在温暖的春天饮酒,诗人都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和满足。
最后两句,诗人则表达了对家的思念和赞美。“自说家贫亦好,两峰门外玉璘珣。”诗人通过对自己家的描述,表达了对家的深深眷恋。他虽然身处嵩岭之上,但却心系家乡,期待着回家的日子。
这首诗通过描绘嵩岭之上的雪景和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和对家的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