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上高峰近日轮,四山端的见来亲。
此身已在烟霾上,可惜烟霾底下人。
【赏析】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天宝五年(746年)九月十一日所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中描写了作者在秋日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思,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忧虑,反映了安史之乱造成的社会动荡不安,以及人民饥寒交迫、流离离散的痛苦生活,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首联“拄上高峰近日轮”,写诗人登上了山峰。这里的“拄”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登山时艰难困苦的情景,“日”即太阳,这里指太阳。诗人站在山顶远眺四周的景象,发现四山都在云雾之中,如同被烟雾包围一样。颔联“四山端见来亲”,写诗人从山巅俯视四周,发现四座山都与自己非常亲近。这两句诗通过写诗人登山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尾联“此身已在烟霾上,可惜烟霾底下人”,诗人感叹自己的身躯已经置身于烟雾之中,却仍然关心着山下的人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自己身处困境却仍然关注民生的情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感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